管理好時間,提高效率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出過一個謎語:“世界上哪樣東西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沒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于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
很顯然,這個“東西”就是時間。時間是不可再生資源,它消失了,就沒有了。每個人都是過一天少一天。一天24小時,誰都是被平等地賦予,這已成為時間管理理論的公理。但事實不然,很多大政治家、畫家或音樂巨匠、文豪、學者,如羅馬的愷撒大帝、意大利的達·芬奇、德國的萊布尼茲、德國的歌德,以及現(xiàn)代分秒必爭的鐵腕經(jīng)營者們,他們在一天24小時中,經(jīng)手完成的工作,無論在質(zhì)或量方面,都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但同樣擁有一天24小時的其他人,卻不留下任何痕跡。
時間就是效率,就是財富。所以,是否會管理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現(xiàn)代管理大師彼德·德魯克曾說:“不能管理時間,便什么都不能做好。”會管理時間的人能夠輕松地做完并做好手頭的事,在有限的時間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不會管理時間的人則總是忙得焦頭爛額,還有可能做不好手頭的事情。
達爾文善于進行時間管理。在劍橋大學畢業(yè)后,他決定進行一項環(huán)球考察。他乘坐一艘輪船環(huán)行了大半個地球。他充分利用每分鐘,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考察,收集了足夠研究50年的珍貴標本。當別人正在聊天時,他在堅持寫每天的航海日志;當別人正在休息時,他在研究標本。而他始終都不羨慕別人的這種安逸,他覺得無所事事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在繁忙的考察工作之余,他還經(jīng)常與國內(nèi)的科學界朋友保持書信聯(lián)系,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其中有很多信件作為學術(shù)論文發(fā)表了。5年之后,當他踏上久別的國土時,他的很多發(fā)現(xiàn)讓人們震撼,于是人們稱他為“偉大的海洋生物學家”。
當有人問他為何能在短短的5年時間里獲得不菲的成果時,他從容地回答:“我只是科學地規(guī)劃了自己的時間,并且從不放棄每一分鐘。我把別人認為微不足道的半小時也當成珍寶,因此,才能有較多的收獲。”
現(xiàn)在,職場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增大,也許有人會抱怨:“時間怎么過得這么快,還有很多任務沒有完成呢!”一天8小時工作的時間還是不夠用,到底是時間真那么少、工作真那么多,還是我們不懂時間管理所致呢?對于一個忙碌的人來說,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自己的時間管理有問題。
不懂時間管理的人,可能每天都很忙碌,他們總是早來晚歸,一上班便開始工作,中間也不肯休息一分鐘,但是他們的工作往往做得并不好,有可能到任務規(guī)定的時間還無法完成,甚至還要拖延幾天;而那些懂時間管理的人每天來得并不是最早的人,也不是每天加班的人,而且平時他們看上去并不忙碌,甚至很悠閑,但工作卻很出色,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這就是時間管理的巨大效能。懂得時間管理猶如掌握了高效率工作的金鑰匙,往往能使我們事半功倍。
會管理時間的人能夠輕松地做完并做好手頭的事,在有限的時間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不會管理時間的人則總是忙得焦頭爛額,還有可能做不好手頭的事情。
上一篇:積極思考,改進工作
下一篇:自動自發(fā)地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