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飛逝的是我們
我們總說,歲月如梭,容易飛逝,卻不知道真正飛逝的是我們。唐朝有位博陵人,名叫崔護。關于他的故事,流傳已久。
崔護資質聰慧,性格孤潔寡合,這一年,他應舉進士及第。清明時節,他孤身來到都城南郊外,偶遇一戶莊園,院內花木叢生,寂若無人。崔護上前敲了敲門,一位女子從門縫中向外觀瞧,便問道:“誰呀?”崔護報上名字,說明緣由:“我孤身出來春游,來到此地忽覺口渴,能不能求些水喝?”
女子請他進去坐,自己則獨倚小桃樹靜立,對崔護懷有情愫。她頗具姿色,神態嫵媚,可是崔護用話逗她,她卻默默不語。兩人注視許久之后,崔護悵然而歸,決定不再去見她。
又是一年清明日,空氣中開始流動起各種有關清明時分的情節,于是,崔護又想起了去年清明偶遇的女孩。思念無法抑制,所以直奔都城南郊。一如既往的門庭莊園,卻不見她的身影。大門已經上了鎖,好像一切都和他無關。也許,所有應被我們珍惜卻忽略的事物都不會永遠等待我們的幡然醒悟吧。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去年清明日,崔護只是獨游都城南,誰料在此偶遇。一杯清水,醉了人兒。今年清明日,崔護只是單純尋找桃面人,誰料在此絕緣。滿園桃花依舊,春風卻像在哭訴。懂得的人都知道,那般花木扶疏的門戶仍在,面如桃花的女子卻已離去。
愜意地躺在床上,又開始對著月光任意暢想。無盡的歲月訴不盡萬世滄桑,唯有明月照古今。崔護的桃花美人,陸游的沈園遺憾,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生死相隨,都逃不過這輪明亮的眼睛。
數百年前的今日,或許就在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靜立一名男子,他玉樹臨風、瀟灑俊俏,若有所思地觀望著月亮。耳邊傳來一陣無比清脆的簫聲,側目望去,柳樹上端坐著一位身材曼妙、粉衣長發、美絕人寰的妙齡少女。映著月光,女子帶著冷冷的笑意,看似難以接近,男子卻抵擋不住對她的癡迷,哦,這是月亮惹的禍。
只是,那些愛得深沉、愛得疼痛的故事,早已隨著故事中的人們飛逝,再也尋不見。盡情去浪漫的人們早已化作塵土,轉世也好,升仙也好,都不復存在。
于是我想,如果我能在轉瞬飛逝的一生中,抓住那個我愛上的人,該多好!即便他并非我的緣分,即便他與我萍水相逢,我也一定會珍惜他。假如這場遇見真是月亮惹的禍,就請它按下快門,記錄那一刻的喜愛,因為懂得了無數幻滅的生命,才明白,那一刻有多難得。
上一篇:相惜莫相離
下一篇:縱有千萬次悲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