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一種境界
年初的時候,有機會陪我的小侄子一起去上了一堂專講翻譯的英語課。其中,有這么一個小插曲讓我印象深刻。課堂上,老師為了激發孩子們開口練習英語的積極性,鼓勵同學們走到講臺上對一段話進行翻譯,并作出自我解釋,進行相關課題的一個演講。坐在臺下的同學會為這些上臺演講的同學打分,得分最高的同學能夠獲得老師的獎勵。課堂里大多數是和小侄子差不多大小的初中生,也有個別看著年紀稍大一點的高中生。在孩子們演講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我發現:自信的態度有時候比扎實的業務能力更重要,尤其是對于翻譯來說。當然,這也并不是說業務能力的扎實程度并不重要。只是相比較來說,在相同的業務能力狀態之下,自信能夠為你增添光彩。
記得第一個上臺的是一個看似很柔弱的小女生,戴著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鏡,體型高瘦,好似一陣風吹去就能將她吹走。老師說了一段英文讓她翻譯成中文,她的筆記記得非常好,條理清楚,一段話中的要點都被她準確無誤地記了下來。但是,在最后開口表述的時候,她語氣中的不自信和扭捏的肢體語言讓所有人都懷疑她說的不正確。女孩的口氣平平,用讀書的方式說著每一句話,所有的詞組都沒有重點,讓人聽了云里霧里。除此之外,女孩還用膽怯的小眼神時不時地瞥一眼老師,好似一個做錯事的孩子正在膽戰心驚地辯駁。而另一個上臺的女孩,則舉止大方,聲音洪亮,雖然有個別的詞組沒有翻譯正確,卻沒有人會覺得她說錯了,大家都覺得她的表現更好。
之后,老師邀請我與她一同對上臺的這些小同學作點評。對著第一位小女生,我想了半天不知該如何點評,后來只得說了一句:“你說話的聲音語調可以更加抑揚頓挫一點,這樣別人更容易聽懂你的意思。”老師開玩笑似的接過我的話茬說,其實她挺適合去給別人催眠的,臺下的同學瞬間笑成了一團。
親愛的男孩,越長大越有所經歷,你便越會明白:自信,是我們做所有事情的第一步。如果時刻都用一個怯懦的態度和小學生念課文般的說話方式去面試或者溝通,結果顯而易見——只會以失敗而告終。記得大一時,一個同學說:“高考以前的我們都被要求聽話、學習用功。仿佛只要好好聽話,認真學習,上了一個好大學以后,不用自己再刻意鍛煉,其他的能力就能夠水到渠成般地自然養成。于是,高考以后,我們立刻被要求獨立,要求成熟,要求成功。但其實,一切哪有這么容易呢?”確實,親愛的男孩,我們自幼就生長在這充滿矛盾的環境之中,大學以前接受到的應試教育都只看重我們對書本知識的學習,卻輕視了自我的素質教育。好似只要能考高分,又聽父母的話,就能成為一個完美的孩子。現在想來,這種看似單純的想法其實害了不少孩子。一個人要經歷過多少眼淚,多少內心的折磨和糾結,甚至被傷害或被欺騙,才能真的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具備內心真正的自信,成為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知道自己的人生該追求什么道路的完美的人。
有人以為自信來自成就,而成就來自他人的肯定。其實,這樣的觀點讓我們在無形中將建立自信的基礎交到了別人的手中,好似只有別人對你認可,產生肯定,我們做的事情才有了意義。其實,親愛的男孩,并不盡然。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先有了肯定,先有了希望,才會有自信和堅持,而是先有了自信和堅持,才會有希望和肯定。這并不是空口無憑地撒雞湯、拋誘餌,而確實是從無數個成功經驗中總結出的定律。不信,你回看曾經的馬云和馬化騰,他們有誰不是排除萬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甚至不管不顧地向前推進自己的設想?雖然這些設想在當時看就是毫無希望,癡人說夢,但他們就是憑借內心的堅定和自信一步步地堅持,一步步地向前,最終真的成就了中國新時代的電商帝國。而這一切成功,可以說,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自信。
由此,親愛的男孩,請你相信:人生在世,無論你想要做什么,想要追求什么,首先都需要你學會付出,學會應對。而這一切付出的基礎,能夠讓你堅持付出下去、毫不退縮的動力,就是你無所不在的自信;也只有擁有自信,才能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和立足。親愛的男孩,要擁有自信,并不是從小好好聽課就可以,因為自信從不完全是與生俱來的饋贈,想要得到它,更需要我們承受磨礪,學會吃苦,學會在不斷的否定聲中肯定自己,即便面對質疑也能夠認真分析,不斷堅持。除此以外,它還需要你有一點倔強,需要你學會對自己下點狠勁兒,最終才能將自信變成你為人處世的本能。
親愛的男孩,自信是發自心底地接納自己,而一個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往往就決定了他能到達的高度,能擁有的價值有多少。由此,只有學會勇敢地擁抱自己,接納并不完美的自己,不斷努力向上,漠視毫無關系的非議,才能從心底里相信自己,擁有自信,開始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自信助你成就更好人生
下一篇:自制力,是一個人最強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