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出身貧苦,兩歲喪父,母親無法維持一家的生活,帶著他改嫁到朱家。他從小就很有志氣,酷愛讀書,并經常規勸朱氏兄弟努力學習。
朱氏兄弟不知好意,反說:“我吃朱家的飯,穿朱家的衣,與你何干?”聽了此話,范仲淹又驚又疑。后來別人告訴他母親改嫁之事,為此,他感憤已極,自立門戶,告別母親,住進長山醴泉寺的僧房苦讀,這時他才十來歲。這一時期,他生活異常艱苦,每天晚上用粳米熬稀粥一鍋,待冷凝之后,劃成四塊,早晚各吃兩塊,再切幾根腌菜。這就是著名的“斷齏劃粥”的故事。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讀三年之后,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又佩琴劍,風餐露宿,不遠千里來到南都尋師訪友,進了當進著名的南都學舍。
在南都學習期間,他仍像以前一樣食粥苦讀。他有個同學是留守的兒子,見他生活如此艱苦,就回去告訴父親。父親聽了很感動,吩咐兒子帶些肉飯給范仲淹吃。過了幾天,這個同學又到范仲淹這里來,發現他送來的飯菜已經壞了,可是范仲淹卻一口也沒有吃。
同學不解地問:“家父聽說你生活清苦,特地讓我送些飯菜;而你卻不吃,是不是怕玷污了你的品德?”范仲淹回答到:“我很感激你們的厚意,但我吃粥已經吃慣了,如果現在吃這樣好的食物,以后吃不了苦怎么辦呢?”
在南都學舍,他晝夜苦讀,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臉澆頭,實在瞌睡就和衣睡下,醒來繼續攻讀。有時,他每天連兩頓粥都吃不上,往往只到黃昏時吃一頓,既是早餐,又是晚餐。就這樣勤學苦讀了5年,獲得了淵博的知識。
由于范仲淹長期刻苦治學,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上一篇:自信的無窮力量
下一篇:葛洪勤奮學醫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