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求完美,但將每一件小事做好
“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說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由此,可以看出,想要有所作為就不能小覷小事的影響力,盡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讓自己的努力引起質的變化。
或許有些人覺得芝麻小事都是沒什么實際意義的,也不可能會影響大局,更不會升級到成就一番事業的地步。所以,他們總是好高騖遠,極易在前進的路上迷失自己,被一些他們所謂的小事情絆腳。事實上,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做得完美,都有一些小事作為基礎,并起著關鍵作用。而任何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有一件決定性的小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陳藩生于東漢時期,從小他就是一個心懷大志的人,總是想著有朝一日成就一番事業。在他看來自己就不是一個普通的人,所以他總是給人留下心高氣傲的印象。
一天,陳藩的朋友薛勤來訪,見他住的屋子又臟又亂,便問他說:“你這小子,平時家里臟些也就罷了,現在你家里來客人了,你怎么也不把屋子打掃干凈以顯示你的待客之道啊?”陳藩答道:“我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我要干的是一番大事業,我是一個心懷天下的人,這種小事我是不會做的。”薛勤當即反問道:“一間屋子你都治理不了,怎么治理天下呢?”陳藩無言以對。
很多人總是自命不凡,感覺自己是天生的戰略家,覺得自己是指點江山的大人物,所以從不把所謂的小事放在眼里。可是他們卻不明白能夠認真做好每件小事、講究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偉人的成功總是離不開點滴小事的積累,他們涉獵廣泛,從生活中不斷學習,才在合適的契機產生質的變化,成就自己的一番偉業。因此,我們應該改掉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毛病,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陳浩和小志是大學同學,他們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大學畢業之后,兩個人都被聘到了同一家公司。初次走出校園的兩個人感覺渾身都充滿著激情,決心好好努力,在工作中努力拼搏,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可是事情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美好,陳浩和小志都被安排做一些瑣碎而單調的工作,每天早上打掃衛生,中午預訂盒飯,幫同事復印資料、接收傳真等。小志感覺受到了侮辱,不甘心在這里做這些沒前途的工作,還沒過試用期,便辭職不干了。
小志想讓陳浩和自己一起走,小志說:“我們難道就在這里受他們侮辱嗎?我們是大學生,懷著滿心的希望與激情來這里大展拳腳,可是他們怎么對我們的,整天把我們當作打雜的人員,實在受不了這個委屈,我要辭職離開了,去一個能讓我好好發揮自己的地方。”
可是,陳浩的看法卻不一樣,在他看來,公司這樣安排肯定有其道理,做這些看似瑣碎的工作能讓他很快和公司的同事熟絡起來,為以后的工作做準備。又過了兩個月,公司正式安排陳浩去做一些有關計算機方面的工作。
有一次,公司召開全體會議,在會議結束的時候,經理把陳浩叫到辦公室跟他談心,說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之后,經理問道:“陳浩,當初你們好幾個大學生一起進公司的,大家都離開了,你為什么沒走呢?”陳浩說:“從小母親就告訴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馬馬虎虎、不放在心上,否則,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做好。”
聽到陳浩的回答,經理滿意地點點頭:“其實我明白,你們剛剛畢業,心高氣傲,可是這正是對你們的一個考驗,因為我們覺得一個腳踏實地工作的人必須懂得做好基本的事情,如果連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好,更不可能把大事做好了。恭喜你!通過了公司的考查。”
那么,小志后來怎么樣了呢?他一直流連于各大招聘會,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會把重要的任務交給新來的員工,都會有一個考察的過程。很可惜,小志沒有通過考察,他總認為自己是做大事情的人,每次工作不到一個月就離職。
這里,職場新人陳浩和小志有著不同的命運,來源于他們不同的做事心態。的確,如果小事你都做不好,那還怎么開口說自己是做大事的人?萬事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基礎,就像是蓋高樓一般,沒有那一磚一石的積累,哪來的一座座高聳入云的摩天大廈。
總之,把每一件簡單的小事做好是成就大事的基礎,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需要沉下心來,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能抱有敷衍了事、挑三揀四的態度。
上一篇:不斷以成功者為目標,挑戰和超越他們
下一篇:世間有一種美好叫作且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