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的人創(chuàng)造生活
(1907年3月22日)
巴甫洛夫
事件背景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羅維奇生于1849年,卒于1936年。俄國著名的生理學家。1904年,以條件反射理論和消化的生理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本篇是在紀念謝切諾夫(生理學之父)去世兩周年大會上的演講。
敬愛的先生們:
從這次起,彼得堡俄羅斯醫(yī)師協(xié)會將每年召開紀念伊萬·米哈洛維奇·謝切諾夫教授的大會。對于這樣一個節(jié)目,俄羅斯醫(yī)師協(xié)會是有特殊權力來慶祝的,因為伊萬·米哈洛維奇的最光輝的時期是他科學活動的初期,這時他是在醫(yī)學外科學院任教授,而我們協(xié)會從一產生起就與這一機構有著極密切的和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另一方面,謝切諾夫也有權接受這種紀念,因為他是給俄羅斯生理學奠基的一位學者。俄羅斯的智慧參加這一門重要學科——生理學的探討,是從伊萬·米哈洛維奇開始的。
這樣的創(chuàng)舉,需要有特殊的天才、特殊的性格,而這些特點在伊萬·米哈洛維奇身上都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了。他不僅創(chuàng)造了俄羅斯的生理學,并很快就為它爭得了光榮的地位。
我們應該公平地承認,伊萬·米哈洛維奇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機制的學說鋪設了真正的奠基石,他闡明這一學說中的如下要點。
1863年,他發(fā)現(xiàn)了能夠抑制反射的中樞的存在。
他認為,如果在普通的脊髓反射的興奮的同時,刺激腦髓的某一特定區(qū)域,那么脊髓反射就會受到抑制。數(shù)年后,他的學生在他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了這一件完全相反的事實:就是在刺激腦髓的其他部位時,所發(fā)生的不是脊髓反射的抑制,而是反射的增強。最后,他證明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存在有一種異常重要的性質——神經過程的惰性,它是刺激總和的基礎。他指出:反射裝置的單個刺激不能引起反射,引起反射需要有很多刺激。
伊萬·米哈洛維奇發(fā)現(xiàn)的這一事實,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學說的最重要的事實。
神經活動的全部發(fā)展,正如它在人腦的精神表現(xiàn)中所顯示的那樣,都有基于神經系統(tǒng)的這種性質——慢慢地轉入運動,慢慢地安靜下來。
我上面說的都是關于伊萬·米哈洛維奇的科學功績,現(xiàn)在我再來談一下他的個人品質。
伊萬·米哈洛維奇是這樣一位極其少見的學者,他一旦訂出某一計劃,就一直把它進行到底:事實非常明顯,正是這樣堅定的人才能創(chuàng)造生活。他工作了一生,從來不知疲倦。1905年9月,他帶著新的計劃回到莫斯科,但是,一個月后他就與世長辭了。因此,他終生堅持在科學崗位上。
學者的一生是在特殊的氣氛中度過的,他必須經常地可以說是俯首于真理。
照理講,學界人士在社會生活中也應該按照他固有的優(yōu)點——客觀與公正進行活動。而實際上遠非如此,這難道還用說明嗎?
但是,伊萬·米哈洛維奇在這方面卻幸而是一個很少見的例子。下面我舉他生活中的兩件事情。
伊萬·米哈洛維奇剛到彼得堡時,立刻就顯示出他的科學天才和演講天才,于是人們推他做科學院的候選人。伊萬·米哈洛維奇卻不顧情面和地位回答說,他在科學中做的還是太少,不足以享受這種榮譽。
第二件是關于他辭掉在醫(yī)學科學院中的教授職位的事。伊萬·米哈洛維奇曾大力推薦那位現(xiàn)在已為大家熟悉的梅季尼柯夫到動物學講座來補充當時的空額。他那時就很贊揚這位學者的天才??墒俏瘑T會卻偏偏給他另一位較差的科學家,于是伊萬·米哈洛維奇認為委員會在這件事上做得不合慣例,他認為不可能在科學院繼續(xù)留下去。他辭職了,使自己處于居無定所的境遇。
像伊萬·米哈洛維奇·謝切諾夫所具備的這種卓越的、特殊的和高貴的個性,應該永遠活在后來人的記憶中,永遠成為世世代代后人的鼓舞者。據我看來,我們每年召開的紀念會在某種程度上是會達到這個目的的。
上一篇:地球是人類的唯一故鄉(xiāng)
下一篇:奇特的“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