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南呂〕金字經》原文與賞析
盧 摯
宿邯鄲驛
夢中邯鄲道,又來走這遭,須不是山人索價高。
時自嘲!虛名無處逃。誰驚覺,曉霜侵鬢毛。
小令寫于作者“貳憲燕南”期間。據蘇天爵 《滋溪文稿》卷十九《元故尚醫竇君墓銘》記載,“集賢學士盧公摯時方貳憲燕南,表其亭曰 ‘靜深’,中朝碩士咸詠歌焉”。其年作者63歲,任職燕南河北道,為肅政廉訪司。因作者34歲時也曾任職燕南河北道,為提刑按察司,故曰 “貳憲燕南”。
這支小令是作者第二次來河北道做官,路宿邯鄲驛站有感而作。
小令開頭“夢中邯鄲道”一句,實寫住宿邯鄲驛站,同時也就暗引“邯鄲夢” 即“黃梁夢”典故。當年,唐代的盧生于邯鄲客店晝寢入夢,歷經榮華富貴,待其醒來,主人蒸黃梁猶未熟。這里作者以之比喻自己29年前來河北道做官,現在再來做官,有如做夢一般,故曰“又來走這遭”。此語有雙關義:實指住宿邯鄲驛,虛指一場黃梁夢。不管是現實生活,還是虛幻不實的夢境,再次任職河北道,本不是我這個隱居的 “山人”前來“索高價”,實在是人生如夢,命中注定! “夢中邯鄲道”是實寫,“黃梁夢”則是虛寫,這三句以實寫虛,又以虛托實,故其內容更為豐富,還給就職河北道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那么,究竟作者再次來河北道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呢?他自我解嘲地說:“虛名無處逃。”作者認為前來河北道不過是“虛名”而已,確實是他所不愿要的。不要又不可能,所以才“無處逃”。逃脫虛名是沒有辦法的,不要虛名又是做不到的。因此,“虛名”就成為擺脫不掉的精神枷索。不管是誰,要做官就得帶上這個精神枷索。
“誰驚覺”,作者又進一步提出到底誰能使你從睡夢中驚醒呢?作者找來找去,終于找到能擺脫“虛名”的困擾的辦法,這就是“曉霜侵鬢毛”。一旦對鏡照一照自己的容顏的時候,就會猛醒;因為鬢發染晨霜,預示著一個人已為“虛名”困擾而到了遲幕之年。日益衰老,這是任何人也逃不脫的人生之路。這時也不愿要“虛名”了,也才能擺脫掉“虛名”的困擾。
這首小令藝術特色很值得注意,現實生活本是實實在在,然而作者把它罩上一層虛幻之夢,還把它們結合成一體。指出現實中求虛終于得不到,反而會損傷身體,因而對于擺脫虛幻更有說服力。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中呂〕朝天曲·十四》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七月十六日賜九十一歲老和尚》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