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龍虎山》原文與賞析
吳武陵
龍虎山中紫翠煙,青精顏色四時妍。
桃枝慣見花成實,瀛島宜聞海變田。
五斗米仙真有道,一樓神藥豈無緣?
秋風吹綠茂陵草,的的黃金飛上天。
龍虎山,位于江西貴溪縣城西南八十里處,為象山支脈,由龍、虎兩山組成。龍山逶迤蜿蜒,勢如龍騰;虎山峻拔拱立,狀似虎躍,故合稱龍虎山。又說,本名云錦山,因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于東漢永元二年(90)在山下煉丹,有青龍白虎繞山,故名龍虎山,它是我國道教正一派(亦稱天師道)的發祥地。《名山洞天福地記》列為二十九福地。山間峰奇巒秀,懸崖壁立,奇石盤錯,流瀑飛濺,古木參天,煙云縹緲。
“龍虎山中紫翠煙,青精顏色四時妍。”詩人首先贊嘆龍虎山景色之美好,它云蒸霞蔚,煙云繚繞,一片紫翠之色。同時烏飯樹四季常青,郁郁蔥蔥,顏色總是那樣的奇妙無比。似乎在暗示著這道教名山上有無窮的做青精飯的原料,道士們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桃枝慣見花成實,瀛鳥宜聞海變田。”神話中的神桃三千年一結實,滄海亦數千年才能變成桑田,這些對凡人講確實是遠不可窺之事,但對神仙來說卻屢見不鮮。而世間的一些蠢人,如一些方士、甚至一些皇帝,他們所汲汲追求的正是這些。
“五斗米仙真有道,一樓神藥豈無緣。”五斗米仙,指天師道。天師道創始于龍虎山,從東漢永元二年(90)張道陵開始,他們就在山下煉丹,但幾百年過去了,卻沒有一個人能長生不老,所以“真有道”三個字是應該加上引號的,實言其無道。在幾百年中,他們究竟煉了多少金丹神藥,誰也說不清楚,作者以“一樓”概之,極言其多。但是盡管吃了如此之多的神藥,還是“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難道神仙之道和他們無緣嗎?
“秋風吹綠茂陵草,的的黃金飛上天。”茂陵為漢武帝的陵墓所在地,而漢武是以服食求仙著稱于史的。作者在這里沒有說“春風吹綠茂陵草”,卻用了“秋風”,極其耐人尋味。因為秋風吹過之后是冬天,要再等上好幾個月才是春暖草綠的季節,作者意在強調四季如流,光陰飛逝。漢武帝費了偌大的力氣,乞求長生,但卻躺在這陵墓之中,只有茂陵之草黃了又綠,綠了又黃,當年那金光閃閃的煉丹爐中的黃金,今日也不知飛向何方。作者的畫外音似乎是在說: 服食金丹神藥是何等荒唐,乞求長生又是何等的可笑!
聯系本詩的時代背景來看,作者的諷刺是尖銳而辛辣的。當時唐朝的皇帝大多都服食金丹神藥,如憲宗就吃了一年多的由山人柳泌合成的神藥,有意思的是,他在元和十五年(820)被宦官殺死時,亦托言他錯服神藥,中毒身亡。其后的穆宗酷肖父皇,亦服食求仙,五年之后 (824),穆宗真的因服食金丹,中毒而死。由此可見,作者此詩確乃有感而發,并非無的放矢。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黃母化為鱉》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殢人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