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宮艷史》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33 黑白片 97分鐘
英國倫敦影片公司攝制
導(dǎo)演: 亞歷山大·柯達 編劇: 拉喬斯·比羅 亞瑟·溫帕里斯攝影:喬治·佩里納爾 主要演員:查爾斯·勞頓(飾亨利八世) 羅伯特·道納特(飾托馬斯·卡爾佩帕) 艾爾莎·蘭徹斯特(飾克里夫斯的安妮) 濱妮·巴恩斯 (飾凱瑟琳·霍華德)
本片獲1933年美國影藝學(xué)院最佳男演員奧斯卡金像獎
【劇情簡介】
在16世紀(jì)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先后娶了6位王后。第一位是來自西班牙阿拉貢王國的凱瑟琳公主,她的故事乏善可陳。她是個可敬而不可愛的女人,亨利嫌她乏味,休了她。他又娶了安妮·寶琳當(dāng)王后。然而這也是場失敗的婚姻:安妮被控與人通奸,最終被送上了斷頭臺。臨刑前她面對鏡子精心梳妝打扮,傷感地對女侍說:“我的頭掉下來時頭發(fā)還能這么整齊嗎?這么糟踏頭真可惜,人們會叫我無頭安妮。”安妮的極刑被安排在與新王后珍·西摩的婚禮同一天舉行。珍·西摩也在精心打扮,她拿不定主意在婚禮上戴哪頂帽子更漂亮,便去問亨利。亨利還在接見西班牙使臣,他慷慨激昂地宣稱: “我們有30萬無可匹敵的大軍……我要造更多的船,我將擁有強大的艦隊,我要征服大海。”他的首席大臣托馬斯·克倫威爾提醒他這會花很多錢,他表示賠進整個英國也在所不惜。亨利要使臣到教堂等他,又美言打發(fā)了珍·西摩。隨后他對貼身侍臣托馬斯·卡爾佩帕得意地說:“我的第一位王后太呆板;第二位野心太大;第三位呢,如果你想快活,就娶個像甜美的小珍這樣的笨丫頭。哈哈哈!”
行刑的時間到了,安妮在萬人矚目下緩緩登上斷頭臺。她仰望晴空,留戀地嘆道:“多美好的一天!”炮聲響了,這昭示著安妮已人頭落地。此時珍也仰望晴空,喜悅地呢喃:“多美好的一天!”隨后她在亨利的引領(lǐng)下衣著華麗地參加了盛大的婚禮。亨利的奶媽與侍從們收拾國王的寢宮,她把一個魔符塞入枕下,得意地對侍衛(wèi)長說:“有了這個,國王準(zhǔn)生兒子。”一年后珍果然生了個兒子,克倫威爾派人通報在外打獵的亨利。當(dāng)亨利興高采烈地趕回宮中時,等待他的卻是珍因產(chǎn)后失血而殞命的噩耗。亨利年近半百終于得到一個可承續(xù)王位的嗣子,他深情地望著搖籃中的嬰兒說:“日后你能擔(dān)當(dāng)大任,把英國治理得更好嗎?”
一天亨利一時興起,在侍女們的簇?fù)硐卤е⊥踝拥接▓@中玩耍。這可急壞了奶媽,她搶過孩子,嗔怪國王會曬壞了王子。與此同時,在王宮的另一個角落,卡爾佩帕正和宮中侍女、貴族小姐凱瑟琳·霍華德躺在湖邊幽會。凱瑟琳一再追問他國王是否會再婚,是否和其他宮中小姐有幽情。卡爾佩帕一邊說國王現(xiàn)在對婚姻提不起興趣,一邊打趣她想當(dāng)王后是在做夢。凱瑟琳卻說:“夢想沒準(zhǔn)也能成真。” “你能忍受沒有愛情的生活?” “愛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卡爾佩帕不以為然: “當(dāng)然是,不然就別要!”
亨利在理發(fā),理發(fā)師委婉地說小王子很可愛,可惜目前他是惟一的男繼承人。亨利敏感地問他什么意思,他小心翼翼地說:“傳宗接代就像我們理發(fā)師刮胡子,怎么沒刮完就停了呢?”亨利不置可否地聽著,突然他回過味來,喊叫著把理發(fā)師趕走了。在御廚房里,人們也在議論著國王的婚事。有人說婚姻就像面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也有人說是國王就該多生孩子。亨利在王宮宴請群臣,他一邊旁若無人地用手剁著醬雞,不理會身邊大臣偷揩濺在臉上的醬點的尷尬樣,一邊嘮叨著:“這雞沒肉,都是醬,就像克倫威爾講話一樣。克倫威爾,你去告訴理發(fā)師,讓他少管閑事。要我再婚,多生孩子?宮里已沒什么好貨可讓我挑……我好悶,這里沒歌手嗎?像葬禮一樣。”凱瑟琳不顧女伴的阻攔,高聲表示愿為國王獻一曲“為了愛,我該做什么?”亨利一聽是自己作的詞曲立即來了精神。凱瑟琳以其優(yōu)美的歌喉深情地唱了一曲,亨利陶醉了,忙問卡爾佩帕她是誰。當(dāng)他聽到“凱瑟琳·霍華德”時忽然想起了在與珍·西摩成婚那天,他無意中聽見一個侍女正與女伴議論他。他厲聲責(zé)問那侍女說他像什么,那侍女毫不慌亂,甜美得體地說他像個男子漢。當(dāng)他問她名字時,答復(fù)就是凱瑟琳·霍華德。亨利對身旁的克倫威爾說他決定順應(yīng)民意再婚,克倫威爾向他推薦德國克里夫斯大公國的公主安妮,亨利于是派畫家賀爾拜因去德國為安妮畫像,又派青年貴族佩奈爾督辦此事。安妮極不情愿嫁給“喜歡砍妻子腦袋的藍胡子”,她反倒愛上了前來提親的佩奈爾,不久兩人就分不開了。在英國,亨利也發(fā)覺自己越來越喜歡凱瑟琳。他要她晚上到他寢宮再為他唱一曲,而她卻欲擒故縱,堅稱不合適。亨利按捺不住,晚上偷偷來到凱瑟琳的房門前敲門,她也明知故問是哪個亨利,還假裝失望地說是國王而不是那個男子漢。她的故作矜持越發(fā)誘惑了亨利,他明確表達了愛意,她卻不冷不熱地說:“你早上醒來愛就消失了。”王宮另一角,卡爾佩帕正為這場幽會在喝悶酒,克倫威爾來通報克里夫斯的安妮即將抵英,卡爾佩帕頓時興奮起來,奔向凱瑟琳的臥室。亨利被這“好消息”攪了好事,無奈地對凱瑟琳說:“你說得對,她不只是一幅畫。”安妮在橫渡英吉利海峽的船上也愁腸百結(jié),盡管佩奈爾表示愿為她死,可她卻更愿與他白頭偕老。她安慰佩奈爾說總會想出辦法的。
亨利到港口迎接未婚妻,迎來的卻是個似呆似傻的安妮。她在施見面禮時笨拙得差點摔倒,亨利不由得直皺眉頭。安妮退下后亨利憤怒地責(zé)罵克倫威爾:“你出的好主意!瞧她那副蠢樣,你叫我拿她怎么辦?你給我退回去!”克倫威爾無可奈何地說:“您想挑起戰(zhàn)爭嗎?這婚禮必須舉行。”亨利氣得要掐死他。盛大的婚禮結(jié)束后,安妮在寢宮中練習(xí)做鬼臉。亨利對臣屬們說:“這事我是為英國做的。”隨后走進洞房,安妮忙拿起準(zhǔn)備好的蘋果大嚼起來。亨利責(zé)問她是否沒吃飽,她答非所問:“我媽說這婚姻不是很好,她說你會像剁肉一樣把我砍了。”亨利旁敲側(cè)擊:“你媽沒告訴你孩子不是像傳說中所說的,是鵝從草叢里撿來的?”安妮裝傻:“是白鸛帶來裝進媽媽肚子里的,對吧?”亨利沒了興致,聊勝于無的問她會不會唱歌,她卻提出玩牌。精于此道的亨利不想竟輸給了她,隨后他終于發(fā)現(xiàn)安妮做了手腳。兩人吵了起來,亨利氣得說不愿與她生活,安妮趁機讓他與自己離婚。亨利求之不得,很快答應(yīng)了她的條件:莊園,年俸,還有佩奈爾的奉陪。兩人握手成交,亨利仍要她承認(rèn)作弊,她也要他承認(rèn)與凱瑟琳暗中往來,兩人再次擺平。
亨利因又一次婚姻失敗而郁郁寡歡,一幫廷臣趁機勸他再婚,他們以全國人民的名義要求他盡早選一位般配的王后。亨利發(fā)自肺腑地說:“我愿以我所有的一切來換取一位深愛丈夫的妻子。”于是他選了凱瑟琳·霍華德為后。亨利真誠地愛著這位年輕貌美的新王后,處處想討她歡心。在一次宮廷角力博彩中他甚至親自跳入賽場參與摔跤,一位廷臣私下說:“一個50歲的男人要在妻子面前逞勇時會比30歲的男子還壯。”亨利勝了這場比賽,步出大廳時卻摔倒在地。卡爾佩帕指揮士兵把亨利扶到床上。凱瑟琳趕來探望,在外屋她含情脈脈地望著卡爾佩帕:“你說得對,愛情是生命的全部含義。”兩人擁吻在一起。
數(shù)月過去了,卡爾佩帕無法忍受這種冒著生命危險偷情的生活,他決定到北美去尋找新生活。行前最后一次應(yīng)約到后宮與凱瑟琳幽會,她求他帶她而去,他疑慮國王無所不在的勢力而未敢應(yīng)允。亨利對卡爾佩帕即將離去甚感惋惜,他吩咐手下送其一筆錢。隨后又到后宮來看望凱瑟琳。凱瑟琳聞訊急忙躺回床上,亨利對她大談交戰(zhàn)中的法德兩國為了爭取他的支持,競相要送他大片土地:“年輕時我會接受其中一份,那時只想到戰(zhàn)爭。他們這樣打下去歐洲就完了,我要阻止他們以維護和平……嗨! 我干嗎拿這些公事來煩你?”
宮中另一派大臣嗅到風(fēng)聲,他們審問凱瑟琳的貼身侍女,掌握了證據(jù),最后推舉坎特伯雷大主教稟告國王。亨利難以置信他深愛的王后會對他不忠,撲上去要掐死告密者,但他聽到了一大串證人的名字,不禁掩面大哭。
斷頭臺前再次人頭攢動。炮聲響了,亨利獨步宮中,淚流滿面:“凱瑟琳!凱瑟琳! 我能從頭再開始嗎?”
1543年,克里夫斯的安妮來見亨利,亨利向她哀嘆:“我沒朋友,沒妻子,沒歡樂,什么都沒有。”“你需要個賢妻,不像第一個如同間諜,第二個野心勃勃,第三個像傻瓜……”“第四個玩牌作弊。”“不像第五個那么年輕。”“哪去找?”“我指給你看。”安妮打開窗戶,花園里凱瑟琳·帕爾正關(guān)照著亨利的三個兒女。
婚后,帕爾一門心思關(guān)照著亨利的生活,她絮絮叨叨地管束著年老多病的亨利。一個寒冷的雨夜兩人坐在爐邊,帕爾責(zé)怪亨利說:“我剛轉(zhuǎn)身你就吃掉一大塊羊肉,真不知拿你怎么辦……你不能再吃雞腿,把它拿走。不許喝酒!”亨利忙命侍從拿走食物和酒。帕爾用毯子給亨利蓋好腿,吻了下他讓他休息。帕爾剛走亨利便起身到旁邊桌上找出雞腿啃起來,嘴里還哼哼著:“六個妻子中最好的也是最壞的一個!”
【鑒賞】
本片是英國電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對其后英國電影的發(fā)展有著巨大影響。英國電影由于受到同宗同文的美國電影的擠壓侵蝕,發(fā)展備感艱辛。盡管英國是電影的發(fā)祥地之一,但在好萊塢的重壓下,直到20世紀(jì)20年代末仍只能茍延殘喘。1933年本片問世后,英國電影由此而突然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其影片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均有大幅提高,英國電影從此開始具有世界聲譽。開創(chuàng)這一局面的是本片導(dǎo)演亞歷山大·柯達。柯達原籍匈牙利,先后曾在德美法等國拍過電影,深諳好萊塢電影成功的秘訣。他抵英伊始便創(chuàng)立了倫敦影片公司,延攬各國優(yōu)秀人才,專門拍攝面向國際市場的豪華巨片。本片便是這一路線的開山之作。柯達發(fā)掘英國歷史文化的豐厚資源,以英國婦孺皆知的亨利八世與他的6個王后的故事為主脈敷演劇情。盛大的場面、奢華的布景、優(yōu)美的攝影、出色的表演,再佐以英國式的幽默,這種種手段巧妙的綜合使本片在國際上大獲成功,這在英國還是頭一遭。此外本片還第一次為英國贏得了一項奧斯卡金像獎,這極大地鼓舞了英國電影人。此后柯達的公司以同一方式拍攝了一系列影片,著名的有《唐璜》、《葉卡捷琳娜女皇》、《紅花俠》(1934)、《蠻荒異志》 (1935)、《鬼魂西行》、《未來世界》、《倫勃朗》(1936)、《無甲騎士》、《英倫戰(zhàn)火》(1937)、《四羽毛》(1939)、《巴格達竊賊》(1940)等。柯達的成功激勵了一大批英國電影人,由是英國影壇在30~40年代涌現(xiàn)了不少飲譽國際的佳作。由于柯達對英國電影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后來被英王冊封為爵士。柯達開創(chuàng)的這種目的在于打入國際市場,為滿足國際觀眾口味而拍片的國際化創(chuàng)作方式至今已成為英國電影的兩種基本創(chuàng)作傾向之一(另一種是本土化、民族化創(chuàng)作傾向)。英國影評界把這類兼顧英美觀眾欣賞要求的英國電影稱為“跨洋電影”(Mid—Atlantic films,即跨大西洋電影,因為國際市場主要指的是美國市場)。
本片所涉獵的歷史題材在英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為了更深入地評析本片的創(chuàng)作意旨,這里有必要把史籍中的記載與本片的情節(jié)簡略加以比較。歷史上的亨利八世(1491~1547)是英國最有作為的專制君主之一。他才思敏捷,受過良好教育,喜好格斗、比武,有作曲天賦。但他弱點也不少:好虛榮、以自我為中心、喜怒無常。18歲登基后便開始征戰(zhàn)歐洲大陸,戎馬半生,成為歐陸事務(wù)中的強權(quán)人物。他大力發(fā)展海軍,被稱為“英國海軍之父”,到他女兒伊麗莎白一世執(zhí)政時英國終于打敗了西班牙艦隊,成為海上霸主,這為英國后來的海外擴張奠定了基礎(chǔ)。亨利治內(nèi)用典極重,無論臣民,動輒斬首示眾。亨利的這些個性在影片中多少都有反映。亨利在英國史上個人印記最深的還在于他對英國宗教改革的影響。亨利的思想和信仰是混亂、反復(fù)無常的。1521年他還寫書反對路德的新教改革(為此教皇封他為“信仰的捍衛(wèi)者”,這一稱號至今刻在英國王冠上)。然而數(shù)年后他便因婚姻糾紛與教皇決裂了。亨利八世的父親出于政治需要決定與西班牙王室聯(lián)姻。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瑟琳嫁給亨利的兄長亞瑟,不料亞瑟次年便死去,于是凱瑟琳又嫁給亨利為妻。凱瑟琳先后生了4女2男,但僅有一個女兒瑪麗活了下來。亨利迫切需要一個兒子延續(xù)都鐸王朝,而凱瑟琳因病已失去生育能力,此時英西關(guān)系已有變化,不再需要聯(lián)姻。亨利又深深愛上了年輕貌美的安妮·寶琳并決定立她為后。然而天主教奉行一夫一妻制并反對離婚,亨利的律師援引圣經(jīng)說,男人如與寡居的嫂子結(jié)婚便會受到懲罰而絕后。1527年亨利要求教皇宣布他與凱瑟琳的婚姻無效,教皇因怕得罪凱瑟琳的侄子、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而久拖不決。亨利無法忍受,1534年他宣布英國教會與羅馬教廷脫鉤,并說服國會承認(rèn)國王是英國國教的最高領(lǐng)袖,亨利的這一舉措至今還影響著英國人的宗教信仰。
亨利在休了凱瑟琳后立即與寶琳結(jié)婚(1533),寶琳為他生了女兒伊麗莎自。1536年寶琳被控犯有通奸罪和亂倫罪而被斬首,但她至死也不承認(rèn)這些指控,堅稱自己是清白的。亨利隨后娶了珍·西摩,珍給他生了個期待已久的兒子 (后來的愛德華六世) 后便撒手人世。1539年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和神圣羅馬帝國要聯(lián)合討伐亨利,為抗衡這一威脅,亨利采納了首席大臣克倫威爾的建議,與信奉新教的克里夫斯大公聯(lián)姻。及至1540年他見到其女安妮才感到她毫無女性魅力,甚至有些呆笨。他勉強娶了她,但心中非常別扭。這時來自歐陸的戰(zhàn)爭威脅已消退,聯(lián)姻已無必要。以諾福克公爵為首的一批反對克倫威爾的貴族趁機挑動亨利。半年后亨利讓國會廢除了他與安妮的婚約,僅過了18天他就迎娶了諾福克公爵的侄女凱瑟琳·霍華德。婚禮的同一天克倫威爾被斬首。凱瑟琳年輕浪漫,年屆5旬的亨利難以滿足她,與諾福克公爵有隙的另一派貴族很快抓住了凱瑟琳的把柄,發(fā)現(xiàn)她與亨利的寵臣卡爾佩帕相愛,還與數(shù)個男仆有染。他們推舉坎特伯雷大主教面奏亨利。1542年凱瑟琳因被控婚前不貞、婚后通奸而被斬首。1543年亨利娶了最后一位王后凱瑟琳·帕爾,直至他1547年病逝。
對比史實我們可以看出本片編導(dǎo)的創(chuàng)作意趣與取舍。與東方帝王后妃成群不同,信奉天主教的歐洲王室只能有一個王后,而亨利八世先后竟有6位王后,這是影片一大賣點。亨利八世的婚姻生活是多層面、多棱角的,既有他個人的感情取向,也有王朝及國家利益的考慮(如王位的傳嗣問題,國家間因連橫合縱的需要而生發(fā)的聯(lián)姻政治問題,宗教改革問題),此外還有廷臣貴族間的派系傾軋暗流穿插其中。柯達可以有多個角度來演繹這段故事,但他為了突出亨利的情感漣漪,舍棄了國家政治層面的聯(lián)姻及宗教改革問題,淡化了王位承嗣及廷臣內(nèi)訌問題,他僅僅擷取了亨利最后十年的后宮生活來敷演劇情。6個王后中,頭一位阿拉貢的凱瑟琳只在片頭以一段文字輕輕帶過,連人影都未見著。第二位安妮·寶琳僅表現(xiàn)了她最后的斷頭哀戚。第三位珍·西摩也只用了幾個鏡頭來勾畫她的嬌媚膚淺。第四位克里夫斯的安妮,編導(dǎo)根據(jù)某些傳說將她刻畫成一個機敏有急智、善用計謀的女子,這與史書記載不盡相符,但卻為影片增添了賣點。編導(dǎo)濃墨重繪的當(dāng)是亨利與第五位王后凱瑟琳·霍華德的一段情緣。影片有相當(dāng)篇幅是用來描述她與亨利以及卡爾佩帕兩人的感情的互動發(fā)展的。最初她雄心勃勃地想當(dāng)王后,竭力挑逗亨利,以期引起他的注意。這時她一方面與卡爾佩帕幽會(如若鳳求凰不成便退而求其次),一方面又提防他的醋意壞了自己的美夢。然而一旦夢想成真,攀上枝頭成鳳凰,她便又因亨利的衰老乏力而感到不滿足,主動與年輕英俊的卡爾佩帕偷情。反倒是卡爾佩帕深知亨利的嚴(yán)酷而一再要與她了斷,卻又難以自拔,最終釀成兩人的毀滅。至于第六位王后凱瑟琳,影片又是兩筆帶過,編導(dǎo)對她的描述僅限于表現(xiàn)一種 “人到老年特別需要陪伴與照顧” 的心態(tài)。
由于影片的重心在于表述“亨利八世的私生活”(本片英文名直譯即如此,《英宮艷史》為當(dāng)年影片在國內(nèi)首次公映時的商業(yè)片名),因此編導(dǎo)舍棄了亨利八世個性中鐵血的一面,而重點強調(diào)他需要女性慰藉、需要以柔制剛的一面。縱觀6位王后,我們可以看出亨利八世需要的是長相甜美嬌嫵、舉止優(yōu)雅、善解人意、體貼他、關(guān)心他、忠于他的女性。隨著他年事漸高,這種需求尤其殷切。6人中凱瑟琳·霍華德最接近他的理想,也最得他的摯愛,然而她卻在最重要的忠貞上犯了他的大忌,因此當(dāng)她玉殞斷頭臺時他竟淚流滿面,直呼“凱瑟琳!”這與同樣下場的寶琳形成鮮明對比。
本片的題材并不輕松,柯達為了愉悅國際觀眾便將其處理成喜劇風(fēng)格。這種風(fēng)格特征在影片中幾乎俯拾皆是。例如寶琳準(zhǔn)備上斷頭臺,她毫無痛苦害怕之感,反倒對鏡打扮且擔(dān)憂砍頭時弄亂了頭發(fā)。一對平民夫婦看完她的死刑后,男的感嘆她死得有王后樣,女的感嘆她的衣服漂亮,責(zé)怪丈夫沒給她買衣服,丈夫忙安慰她:“好吧,等你上斷頭臺時我給你買件……”話沒說完便重重挨了一巴掌。柯達這樣處理顯然十分符合當(dāng)時觀眾的審美需求,因此本片推出時才能獲得巨大成功。
本片中幾位主要演員的精湛表演為他們贏得了國際聲譽。查爾斯·勞頓對亨利八世的生動詮釋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隨后他活躍在大西洋兩岸,成為著名的性格演員。此外扮演卡爾佩帕的羅伯特·道納特,扮演寶琳的梅爾·奧伯隆,扮演克里夫斯的安妮的艾爾莎·蘭徹斯特等很快也成為英美影壇的知名演員。
上一篇:《苦海余生》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英雄的狂歡節(jié)》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