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舟中晚望祝融峰》原文與賞析
齊 己
天際卓寒青,舟中望晚晴。
十年關夢寐,此日向崢嶸。
巨石凌空黑,飛泉照野明。
終當躡孤頂,坐看白云生。
此詩寫湘水行舟將抵衡岳時眺望祝融所見,充滿無限向往與熱望登臨之情。首寫天邊一派青蒼突現,給人帶來寒意,預示了祝融峰的方向。次句交代詩人是在舟中眺望,時間已是傍晚,天氣晴和,為再現祝融鋪墊。頷聯表十年來夢寐以求的祝融,它崢嶸宏偉,已在望中。詩人不平靜的心胸,充滿激情和喜悅。頸聯兩句:“巨石凌空黑,飛泉照野明。”雄奇的祝融峰,就像一塊磐石,聳峙著直插青冥,舟中望去,它背著夕陽,形影墨黑。飛流而下的瀑布泉水,閃耀銀光,照得四野通明。石在地而凌空,泉自空而飛下,上下交錯,動靜相生,石黑野明,相反相成,光色明暗對比強烈,既有形象的立體感,又見色彩變幻,前者有頂天立地之堅強挺拔,后者光照四野,奪目生輝,這是何等壯麗的格局奇觀,何等崇高的美感!令人不禁聯想詩人“拔劍繞殘尊,歌終便出門”的《劍客》。沈德潛評: “豪爽,何嘗是僧詩!”祝融峰在詩人筆下同樣是陽剛與崇高之美的象征。
末兩句抒發攀登祝融,登臨絕頂以領略無限風光的宿愿: “終當躡孤頂,坐看白云生”。杜甫 《望岳》詩有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名句。杜詩“絕頂”,極言泰岳之高,此詩“孤頂”,則融匯了詩人自身的情感,移情于物,暗用了擬人手法。杜詩云 “一覽眾山小”,見遠志高,雄心豪興。此詩 “坐看白云生”則是另一番景象,“云無心以出岫”,有自由舒展之美感,見詩人悠然自得神情,自是隱者與沙門風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富于神韻。
全詩剛柔相濟,動靜相宜,明暗互襯,上下交錯,有虛有實,氣象萬千。詩人十年夢寐,今日祝融就在眼前,則載欣載奔,激情難已,人與大自然多么契合! 在攝住祝融峰氣魄與景象的同時,體現了自己的心神和形象。有如此筆力和蓬勃興會,自稱 “衡岳沙門” 是當之無愧的。
上一篇:《經籍、寓言故事·羹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虞美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