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67 彩色片(寬銀幕) 105分鐘
美國艾姆巴西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邁克·尼科爾斯 編劇:卡達·威林厄姆 巴克·亨利(根據查爾斯·威勃同名小說改編) 攝影:羅伯特·瑟蒂斯 主要演員:達斯廷·霍夫曼(飾本杰明·布萊多克,昵稱本) 安妮·班克羅夫特(飾羅賓森太太) 凱瑟琳·羅絲(飾埃倫·羅賓森)
本片獲1967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導演奧斯卡金像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喜劇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有前途的男女新演員五項金球獎,紐約影評協會最佳導演獎,美國電影作家公會最佳喜劇獎;1968年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剪輯、最有前途的新人(霍夫曼)五項獎
【劇情簡介】
洛杉磯高級住宅區。布萊多克家賓客滿座。本·布萊多克剛剛大學畢業,父親邀請了眾多的鄰里好友為他慶賀,心緒空落的本在父母一再催促下才勉強整裝下樓應酬。客人們有的祝賀他獲得了赫平曼獎,有的贊他是田徑明星,有的談論他是棒球隊長、校報編輯,還有的對父親給本買的畢業禮物——一輛紅色的意大利小轎車指指點點。然而本只是虛與委蛇,最后尋隙溜回臥室。剛想放松一下,羅賓森太太便跟了進來,本只好打迭精神再與應酬。羅賓森太太借機要本送她回家,本推脫不掉,只好從命。車到家門,羅賓森太太借口怕黑把本請進了家,隨后又以難耐孤獨為由,斟酒要本伴她等丈夫回來,言行漸趨狎昵。本直言她這是在勾引他,豈料她非但不惱,反表示這是“抬舉”她。接著她又邀本上樓到她女兒埃倫臥室去看埃倫的畫像,本因對埃倫素有好感便答應了。在那兒她又進一步要求本幫她拉開連衣裙的后背拉鏈,本不得已而為之。她隨手脫掉外裙,身著胸罩和襯裙問本:“你不喜歡我勾引你嗎?”本惶惶然逃到樓下,羅賓森太太又要他把錢包送上來。本進退無措,幾經猶疑,還是把錢包送進了臥室。剛一轉身,一絲不掛的羅賓森太太堵住了房門。本慌亂地叫她躲開,她卻不經意地表示如這次不愿同床,今后隨時都可通過電話安排。窗外傳來汽車聲,本本能地推開她,跌跌撞撞地奔下樓梯,剛在客廳坐下,羅賓森先生便走了進來。他非但不起疑,反而友善地勸本說畢了業就該找個姑娘縱情樂一樂。
一星期后本過21歲生日,父親又宴請眾多賓客,本身著父親贈送的全套潛水服,在眾人喝采聲中跳進自家后院的游泳池玩樂。然而他總感到某種欠缺。終于有一天他在塔夫脫飯店撥通了羅賓森家的電話,閃爍其辭地要請羅賓森太太喝一杯,羅賓森太太猴急地問他是否訂了房間并表示立即趕到。本以格拉斯迪的化名訂了一間單人房。但當羅賓森太太脫了衣服真真切切站在他身邊時,他卻嘟囔說干不了這事。羅賓森太太疑心他嫌自己人老珠黃不夠味兒,本忙解釋說是怕父母責怪,最好還是去看電影。她疑惑地又問本是否是第一次,本強作瀟灑狀,連稱可笑。于是她終于“明白”了本推搪的原因——性無能,她頹喪地動手穿衣服。本一聽便急了,忙呼:“別動!”并隨手熄了燈……
本在游泳和偷情中打發日子,終于有一天父親對他說:“年輕人用了功是該放松放松,但過了幾個星期,也該考慮干點事了。”羅賓森夫婦登門造訪,羅賓森先生告知本埃倫即將回家,歡迎本給她打電話。母親對本的行蹤也起了疑心,他問本是否與人約會。本忙不迭表白只是開車兜兜風,母親卻說撒謊比沉默還糟。本覺得幽會只是上床干那事太沉悶,他希望能聊聊天,羅賓森太太對此卻興致索然。本追問她是如何蒙騙羅賓森先生的,擠牙膏似的終于得知夫婦倆已分室而居多年,難得有幾次性生活。她從未愛過他,當初結婚只因肚子玩大了。第一次是在他的車中。話題轉到埃倫身上后她堅決禁止他與埃倫約會。本百問不得其解,于是氣問:“是否我是個下流胚,不配與她交往?”不想羅賓森太太卻點頭稱是。本頓時翻臉穿衣要走,她連忙道歉,本又軟了下來。最后她要本保證不約埃倫外出,本答應了。
埃倫從大學回到家里,本的父母一再鼓動本與她約會,本不勝叨擾,被迫答應。羅賓森先生很高興本終于行動了。趁他去叫埃倫,本忙向羅賓森太太解釋。本冷漠地開車帶埃倫兜風,他疾步走入夜總會,埃倫一路小跑緊跟。兩人挨著舞臺坐下,臺上舞女伴著音樂脫得只剩一縷角褲遮羞,她微笑著扭到埃倫身后,乳頭上系著流蘇在埃倫頭上瘋狂抖動,埃倫淚眼涔涔,起身離去,本忙跟了過去。埃倫跑到街上,對墻而泣。本迭聲道歉,不住解釋。埃倫終于止住了哭并聽任本吻她。本開車帶埃倫想喝點什么,埃倫說塔夫脫飯店就在附近,本一緊張差點把車開上便道。為消除埃倫疑心,本只好帶她來到飯店。走進大廳,遇到的侍應生都和他這個格拉斯通先生打招呼。本狼狽地拉著埃倫離去并不住解釋,埃倫問他是否有私情,本承認與一個有夫之婦親近,但表示現已斷絕往來,埃倫又一次原諒了他。第二天大雨滂沱,本開車去接埃倫外出。不料羅賓森太太鉆進車來不許他再見埃倫,否則就把一切告訴她。本哀求無效,忽然跳出車外,冒雨沖進羅賓森家,向埃倫坦承與他有染的有夫之婦就是……恰好此時羅賓森太太也來到面前,埃倫猛然醒悟,把本趕出家門。
本告訴父母決意娶埃倫為妻。他開車來到伯克利,在埃倫就讀的大學遠遠追隨著她。一天埃倫外出,本湊上前去,埃倫明告她與男友卡爾·史密斯有約會,果然一位英俊青年帶走了她。不久埃倫到本的宿舍怒斥他強奸自己母親,本驚詫莫名,待意識到這是羅賓森太太誣陷才講明那晚真相。埃倫聽到“一絲不掛”,痛苦得尖叫起來,引得鄰居要叫警察,埃倫直道對不起。晚上埃倫再次前來,遲疑不決地要本吻她。但當本向她求婚時她卻搖頭不置可否,因那個學醫的卡爾也是她多年好友。本買了戒指等禮品欣然回到宿舍,一個男人的身影頓時令他呆若木雞。羅賓森先生怒斥他卑鄙墮落并禁止他再與埃倫來往。本奔往埃倫宿舍,等待他的僅有一封短信:“我愛你,但你要理解我父親的憤怒……”本駕車趕回洛杉磯并翻墻闖入埃倫臥室,那里只有羅賓森太太。她邊問好邊打電話報警,還問他帶槍沒有,最后又彬彬有禮地為無法請他參加婚禮致歉。本又奔回伯克利尋找卡爾的下落,終于得知他在圣巴巴拉舉行婚禮。本趕到圣巴巴拉,從電話簿查到卡爾父親診所的號碼,又以其親屬名義騙知教堂地址。然而汽車開了不遠就因燃油耗盡而停了下來,本只好棄車向教堂奔去。教堂大門緊閉,本從露天樓梯跑上二樓。透過巨大的玻璃墻,他看到牧師剛合上圣經,埃倫正與卡爾接吻。本痛苦地高喊:“埃倫!”人們紛紛回頭看玻璃墻外的本,羅賓森太太幸災樂禍地說:“他來得太遲了!”埃倫不由自主地向著本走去,突然她長喊一聲:“本!”本大受鼓舞,他急忙奔下樓梯,從側門闖入教堂,掙脫羅賓森先生的攔抱,又抓起一個十字架舞著逼退卡爾。埃倫躲到本的身后,本拉著她跑出教堂并從外面用十字架將教堂門別死。本與身披白色婚紗的埃倫奔向一輛徐徐停下的公共汽車。兩人上車坐到后排,望著那遠去的教堂,幸福地相視而笑,引來滿車驚異的目光。
【鑒賞】
本出身于中產階級家庭,生活優裕,因此他缺乏人生的奮斗目標,也缺乏學習的動力。一次父親問他:“上這四年大學到底為什么?”本回說:“是你讓我上的。”的確,本過去的生活都是父母一手安排的,他上學僅是奉父母之命和走同齡人的共同道路,他可以學績優異(獲獎),可以事業有成(田徑明星、棒球隊長、校報編輯),但他內心卻極為空虛,缺乏理想和自主性。一旦從大學畢了業,完成了父母之命,他便失去了目標,對未來感到迷茫和恐懼,不知該如何自我設計,如何走向社會。影片一開始,本畢業后坐飛機回洛杉磯,在機艙里他一臉的茫然神態。回到家中,他仍萎靡不振,父親問他怎么回事,他坦承擔憂自己的未來。到了社交場合,面對眾人的溢美之辭,他更感虛妄,于是逃也似的躲回臥室,這便是本畢業后走向生活時的失落心態。可以說他學業上畢了業,但心理上還遠未畢業。本想縮回到自己的保護殼——臥室,然而社會生活是躲避不了的,羅賓森太太不請自來,以一種極具挑逗性的方式硬闖進本的生活。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不合道德規范的性誘惑,本的最初反應是不食禁果。畢竟他所受的正面教育和社會生活的現實反差太大,他似乎一下給震蒙了,母輩的“一絲不掛”嚇得他又逃也似地躲回保護殼。然而失去生活目標的本很快便感到百無聊賴,除了在自家游泳池游泳潛水,但不知如何排泄精力。暇能生邪,初時被他視作洪水猛獸的偷情此時便又襲上心頭。畢竟他已21歲,難免春心萌動,況且云雨之需只消一個電話,在誘惑與欲望的夾擊下他的人倫防線終于崩潰了。然而終究是偷嘗禁果,初涉情場的本一旦面對活生生的女人體頓時又慌了神,躲躲閃閃,顧左右而言他,直到一聲“性無能”才終于激活了他的男子氣概。
本與羅賓森太太的偷情很快又產生了裂隙,本是出于一種精神寄托,他對羅賓森太太僅止于泄欲尤感不滿足。兩代人間畢竟存在代溝,閱歷迥異,追求不同,感情難以交流。布萊多克和羅賓森兩家門當戶對、素有交往,本和埃倫從小青梅竹馬,本的父母和羅賓森先生都有意撮合,唯有羅賓森太太暗中堅決反對,本夾在中間進退失據,只好陽奉陰違,企圖用約會中氣走埃倫的手法了結這段姻緣。然而感情的事是最沒譜的,本和埃倫兩小無猜,原本就有相悅的基礎,況且年閱相仿,更易聲應氣求。本硬著心腸氣哭了埃倫,埃倫的淚眼徹底擊潰了本的防線。他與羅賓森太太的畸戀本來就是一種聊作精神寄托的權宜之計,兩相比較,他終于決定了自己的取舍。求此必須舍彼,塔夫脫飯店的尷尬境遇促使本交代了自己的艷情。在60年代的美國,這類風流事已不算離譜,埃倫原諒了他。然而羅賓森太太不肯罷休,本不愿受其訛詐,寧可坦白失去埃倫,也不想再偷情。埃倫離去后本終于下定決心要把她娶到手,他從渾渾噩噩中猛醒,這是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奮斗目標。他追到伯克利大學,埃倫關于“強奸”的質問交代了她與本決裂的因由。本的辯白摧毀了她對母親的信任,同時這也是對她做人的尊嚴的貶抑,難怪她會痛苦得大叫。消除誤解后埃倫極為矛盾,本真摯的愛固令她感動,但卡爾也不差。就在她左右搖擺時天平的那一頭又加上了父親的堅決反對——這顯然又肇端于羅賓森太太。埃倫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從本的視野中消失了。然而本非但不氣餒,反因此激發出一種近乎瘋狂的沖勁,在這瘋狂中他的睿智和勇毅也淋漓盡致地得以表露。他從一切埃倫可能容身的地方著手找尋,當他終于趕到教堂時婚禮已進行到關鍵時刻。本的命運完全掌握在埃倫手中,她對本的愛原本就未熄滅,只是受到父母的壓抑。本一聲痛苦的呼喊深深表達出他那瘋狂的愛和鍥而不舍的追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埃倫終于下定了最后的決心。她的表態又賦予本巨大的勇氣,他毫不遲疑地決心奪回屬于自己的幸福。本果斷的行動轉瞬便改變了事情的結局。公共汽車馳向前方,本和埃倫滿懷喜悅地憧憬著未來。從擔憂未來到勇敢地創造未來,本也從怯懦、稚嫩走向了成熟。他超越了自我,戰勝了青春的躁動,找到了人生的坐標。至此他這個大學畢業生才真正從社會大學畢了業。
本片的題材可以說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60年代在西方是個風云激蕩的年代,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開始對維系資本主義社會運轉的舊秩序、舊傳統的合理性產生懷疑,不少人甚至以各種方式起而造反,形形色色反體制的社會思潮風起云涌。在美國,黑人解放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反越戰運動乃至性解放、同性戀、嬉皮士……一波又一波的思潮猛烈地沖擊著舊秩序,人們的思想觀念在動蕩中汰舊煥新。可以說反體制是60年代、尤其是60年代中后期文藝作品的主旋律。本片就是這股反體制浪潮的一部代表作。
布萊多克和羅賓森兩個中產階級家庭可以說就是舊秩序的象征。布萊多克夫婦循例為兒子安排好生活的一切,因為他們乃至他們的父母都是這么走過來的。他們的孩子在這種教育下成長,結果缺乏生命的活力,猶如行尸走肉。羅賓森家則代表了舊秩序的另一面:看起來幸福,揭開這遮羞布,下面卻隱藏著腐敗、墮落。羅賓森夫婦貌合神離,分居多年,性要求靠婚外戀解決。羅賓森太太勾引本時手法之老到,態度之自然,顯見其早已是情場圣手。她世故練達,喜歡吃童子雞,玩弄本于股掌之中。盡管由于本后來反叛堅決,她的謀略頻頻失靈,但她確實口蜜腹劍,工于心計。編導沒有給予其獨立的名字,僅以羅賓森太太稱呼,顯然不著重這個人物的個性,而是把她看作為一種家庭的符碼。塑造她這一形象意在揭示美國中產階級家庭關系、生活方式乃至整個舊秩序的虛偽、腐朽。與之相對立,本則可被視為一個孕育于舊秩序、但又自在地不滿于舊秩序的不合理性、敢于起來造反的新生代的形象。本脫胎于舊秩序,在迷茫中受其不良影響,但他對這種墮落的生活方式從一開始就不贊成。埃倫清純的愛促使本猛醒,他決心擺脫先前那種糜爛的生活。當受到舊秩序的反撲時,他決定主動向埃倫認罪悔過,寧可失去新生活也不向舊秩序妥協。他對埃倫鍥而不舍的追尋實際上就是與羅賓森太太斗法,也就意味著對舊秩序的反叛。他最后敢于搶親并終獲成功,實際上象征著新生代的造反精神取得了勝利。本片公映后大受青年觀眾的歡迎,影評界也給予它很高的評價,這種轟動效應印證了本片編導對當時青年一代的思緒的把握是十分準確的。影片道出了他們的心聲,從而激起他們強烈的感情共鳴。
除了這種時代精神的因素,本片當年引起轟動的另一原因是其題材的大膽突破。60年代中期前的美國主流電影在性和暴力方面大多比較含蓄(這比同期的西歐電影大顯落伍),隨著社會大思潮的沖擊,這兩個禁區在1967年幾乎同時被沖破。暴力的破戒作是《邦妮與克萊德》,而性題材的破戒作便是本片(只是題材上直率地涉及性,在表現手法上仍較為含蓄,全片沒有正面全裸鏡頭)。
本片的社會批判意味很濃,然而它并非板著面孔說教,編導是以輕松的喜劇風格來對社會丑陋現象進行嘲諷撻伐的。如影片開始不久,編導便以夸張的手法表現眾賓客贊譽本學業有成,充分揭示了中產階級的虛偽。又如在著名的誘惑那場戲中羅賓森太太的墮落并未以庸俗的放蕩形式來表現,她始終以一種雍容得體的中產階級社交儀態來誘惑本,狎佻而又不失風度。這與本那種心慌意亂、手足失措的窘態適成鮮明對照,令人忍俊不禁,開懷中又頗有意韻。本在飯店開房間,接待生按例問他要單人還是雙人間,他作賊心虛地要單人間,接著他不敢去叫羅賓森太太,而是打電話告訴近在咫尺的情婦說接待生懷疑他了。羅賓森太太讓他先上去,自己隨后來。對于偷情這檔穢事,本的稚嫩和羅賓森太太的老成在諧謔中表露無遺。影片中這樣的諧趣場面不勝枚舉,當然全片的高潮搶親那場戲更是頗具喜劇色彩。
本片中尼科爾斯的導演手法也倍受贊賞,如本穿上父親贈送的潛水衣潛泳那一段落便拍得極富創意。父親猛然打開側門,腳蹬鴨蹼、背負氧氣瓶、身著潛水裝的本出現在賓客眼前。緊接著攝影視角轉換成本的主觀鏡頭,觀眾與本一起透過潛水面罩向外看,一切景象都略有變形。父親扭曲的臉對著鏡頭不斷揮手引導,本鏡頭搖搖晃晃邁向前,同時響起本沉重的呼吸聲。在父親引導下,本鏡頭跳入游泳池并笨拙地在水下晃動著,仰望上去外界的一切頗顯滑稽。尼科爾斯在此匠心獨運地讓觀眾與本同視角共觀外面那扭曲了的世界,既令觀眾有種奇特的新鮮感,又使他們更貼近本,了解本的內心世界:涉世不深的本初下水不知深淺,對外界充滿了恐懼擔憂感。此外尼科爾斯的這一處理手法還有一層寓意:那變形世界才是社會的真實寫照,在利與欲的驅使下人們的靈魂都被扭曲了,表面上人們都戴著虛偽的假面具,透視他們的靈魂,才能看清他們的扭曲心態。又如臥室誘惑那場戲,本放下錢包,瞄了一眼埃倫的畫像,畫框的玻璃面上隱隱反射出門被推開后出現的羅賓森太太赤裸的身影,埃倫的畫像被羅賓森太太的裸影所遮蓋。這真是尼科爾斯的神來之筆,既流暢自然,符合劇情,又深有寓意,令人回味無窮。本與羅賓森太太嫖上后生活中只有兩件事:游泳和偷情。尼科爾斯以蒙太奇的手法巧妙地暗示了這一點:本爬出游泳池,穿上襯衣走進室內;鏡頭切換,走進室內的本躺到床上,只戴著胸罩的羅賓森太太為他解開襯衣;本起身關門,門外餐廳中父母邊吃飯邊望著本……本跳入游泳池,游到橡皮床邊縱身一躍,躍到羅賓森太太身上;有人對他說話,他回頭一望:父親逆光看他,身后的陽光晃得他睜不開眼(陽光隱寓父威),父親嚴肅地告誡他該考慮干點事了。影片中這類既有新意又有寓意的鏡頭處理還有多處。
兩位主角的表演也令人贊賞不已。年輕的霍夫曼因主演本片而一舉成名,他把本從稚嫩到成熟的成長過程詮釋得令人信服。他那富有特色的憨厚可愛勁在本片中有突出表現。如在誘惑那場戲中羅賓森太太脫得只剩胸罩和襯裙,本嚇得要逃回家,羅賓森太太忙又請他把錢包送上樓來。本進退兩難,他心猿意馬地既想送上來又不敢送入浴室,猶猶豫豫地放到樓梯頂層臺階,最后放入臥室。當他驟然面對一絲不掛的女體而又因房門被堵逃不出去時,影片以一個近景鏡頭展示了他那驚懼不定的眼神:他眼珠往下一溜便又驚慌地抬向上,過了一會又忍不住往下看,一看又立即躲向上邊。這上上下下的眼珠轉動精妙地表達了人物此時激烈的思想斗爭,憨態著實可掬。名演員安妮·班克羅夫特對羅賓森太太的把握也極見功力,她的表演不溫不火,既不失中產階級的風雅,又透著一股世故冷峻、玩世不恭的邪氣.演得極有韻味。兩人的表演為影片增輝不少。
最后還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插曲,幾首獨唱曲很有時代特色,在渲染氣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影片推出后插曲也受到青年觀眾的喜愛。
上一篇:《殘酷的羅曼史》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漢娜姐妹》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