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子光晴·肥皂泡之歌》經典詩文賞析
肥皂泡
去了哪里?
輕輕飄飄、短暫無常
來不及觸摸便早已破碎支離
那熱熱鬧鬧的夢鄉
去了哪里?
嬌美的舞蹈和歌曲
已被人攜帶而去 那地方
又在哪里?
薔薇色的
肥皂泡啊。
薔薇的肌膚 薔薇的汗滴。
比花兒綻放更迅疾
訴說著別離的話語
升上了天極。
那一瞬間里眷戀依依。
動身啟程的彩虹啊。
在荒廢的中央
人追逐著
肥皂泡。
碩大的泡、嬌小的泡
全都去了哪里?
莫非那是想長駐我心際
而滅亡的美麗?
比忽綠忽紫的玻璃更芬芳的
浮泛于天空中的仙女們啊。
二
傳說中國古代的天子騎著馬
千里迢迢追趕至昆侖。
啊,多可憐,這肥皂泡。
那不再歸來的日子里
勝利時的歡呼。
流行物的升天。
小小地,小小地爬將上去
丑角一座。
女學生們的合唱曲。
飛逝了的臉頰的紅暈。
蒸發掉的詩啊。
自酉歷一九四○年
我就丟失了的那一切。
在槍火中四散
從政治
逃離而去的人們啊。
你們 如今
飛翔在哪里?
你們
又漂流在哪一片天際?
肥皂泡啊
肥皂泡啊。
健忘的船夫們說
在非洲海面看見了你們。
愛吹牛的探險家煞有其事地
擺出嚴肅的面孔說:
在北洋的冰上一群海狗
一口一口地分解著你們
玩得煞是快樂。
(楊 偉譯)
本詩選自詩人的詩集《蛾》。詩人在后記中寫道: “這些詩寫成于空襲十分頻繁以后, 《蛾》是停戰一周前的作品。全篇漂漾著一種哀傷,這來自對不知幾時完結的戰爭的狂愚所抱有的絕望和嘆息的無可奈何的心情,心靈變得無比的脆弱。”
詩人的話說明了《肥皂泡之歌》的世界及其成立。他所謂“變得無比脆弱”的心靈把他初期詩歌中明朗、審美的一面推向了表面。但《鯊魚》的詩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沉溺于唯美的世界。其抵抗、批判、諷刺的意識在戰爭末期的絕望狀況下并未消失, 潛藏于這些以審美為目的的詩歌的深處。
本詩由兩章組成。前半一邊追尋在空中飛逝的肥皂泡的去向,一邊哀惜被人類社會奪去的夢、美、愛;后半對奪去這一切的戰爭的憎惡變成了冷冷的嘲笑。第一章的開始首先以“肥皂泡去了哪里”這種天真的童謠式的開唱方式出現。“輕輕飄飄……那熱熱鬧鬧的夢鄉/去了哪里”,至此,強調了“熱熱鬧鬧的夢鄉”的脆弱無常,同時以輕快的調子發展下去。但至下一聯“嬌美的舞蹈和歌曲……又在哪里”時,作者讓肥皂泡象征了裝飾著詩人的青春,寄托了詩人青春的夢想的“嬌美的舞蹈和歌曲”,暗示了掠奪這一切的東西的存在,對掠奪者的憎惡更加激發了對肥皂泡的哀惜之情,肥皂泡在荒廢了的世態中轉為溫暖了詩人心靈的女人們(“薔薇的肌膚 薔薇的汗滴”)的隱喻,其美麗和無常被比喻為“動身啟程的彩虹”,從而使詩人奏起了對逝去者的無限悲哀的抒情曲子。接著一轉,“在荒廢的中央/人追逐著/肥皂泡”,寫出了世態。正因為處于荒廢的世態中,所以更要追求“肥皂泡”,但“肥皂泡”已經喪失了。這悲哀莫非是“想長駐我心際/而滅亡的美麗”嗎?肥皂泡變成了“浮泛于天空中的仙女”的形象,向永遠的時空升華。
第二章開頭, “中國古代的天子”的傳說據詩人的自注是指周穆王。周穆王是西周初期武王后的第四代皇帝,后世傳說他曾周游天下,《穆天子傳》即寫他的西游。他去鄂爾多斯地區遠征時, 曾會見了西王母,他們一起交杯而飲,互贈詩歌,忘記了回家。詩人把這一傳說作為追逐肥皂泡的典型,從而給肥皂泡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接著,回顧自己的青春時代,比第一章更具體更現實。圍繞著詩人的身邊來寫,其肥皂泡喪失的悲哀也表現得更具體、更現實。 “那不再歸來的日子里/勝利時的歡呼”顯示了逝去的歷史, “流行物的升天”暗示了不斷變遷的日常生活。在這一切中確實存在的肥皂泡具體而言,就是“丑角一座”、 “女學生們的合唱曲”、 “臉頰的紅暈”、 “詩”等裝飾著詩人青春時代的回憶,從“酉歷一九四○年”起這一切便消失得無影無蹤。
一九四○年正是日本軍國主義統治表面化的年頭,至此,整首詩凝聚著對戰爭的憎惡。作者最后用“肥皂泡啊/肥皂泡啊”直率地表達了自己的哀惜之情, 寄托于童話式的形象,悲嘆著夢、愛、美、和平被驅逐到了荒謬世界的盡頭,同時對那些殘暴者進行了強烈的冷嘲。
(楊 偉)
上一篇:〔西班牙〕阿萊桑德雷《老詩人的手——洛佩·德·維加》賞析
下一篇:〔法國〕阿拉貢《自由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