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維瓦爾迪·母親,我沒有忘記你》經典詩文賞析
母親,我沒有忘記你,
你曾對我說過: “風兒
生在山中,然后吹到海里,
你和風兒一起誕生?!?br>
天冷,是一個寒冷的十月,
床后有一扇大窗,風兒抽打著它,
天上是一望無際的白云,
告訴我,你是不是在風中死去?
我的心,和風兒一起已走得太多,
我在海中找到你的臉,我知道你死了,
我找到你的心,又苦又甜,在這一粒粒酸
葡萄里,
而在云層里,我找到你那沒有盡頭的手,
(我知道你已死了)——
而我心中,則是金剛石般的一滴眼淚。
(錢鴻嘉 譯)
人面對親人的死別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或者說,我們的語言太有限了,古人道: “常恨言說淺,不如人意深”,悲哀、傷心……諸如此類的形容詞在這個時候顯得多么蒼白無力。詩人在困惑中左沖右突,尋找著表現的途徑。詩人是聰明的,他避開日常的言語方式,另辟蹊徑。中國古代詩論強調“詩出側面”,這首詩就是通過側面描寫,不說一個“悲”字,而悲涼、凄惻之情盡在字里行間。詩人在失去親人后的茫茫思緒中,腦海中首先浮現出遙遠的記憶——母親的話語。我們且不問這句話是否真是詩人的母親所說,但這無疑是詩的語言。說詩人“和風一起誕生”,這是有意味的:一個人的誕生是多么神秘而偶然。緊接著詩人把目光轉向眼前的現實,幾筆就勾勒出一幅凄涼的景象。詩人的發問又很奇怪,問母親“是不是在風中死去”,而且,他還追逐著風,在海中找到了母親的臉。這些超現實的描寫看起來似乎有點怪誕而不可理喻,但如果我們把前后聯系起來看,就會領悟作者想說但沒有直說出來的話。一個和風一起生而后又吹向海里,一個在風中死,最后也歸入海中。這里面一定有一些不為人們了解的神秘的聯系。在詩人的心中,生與死的鴻溝被填平了,生與死都托付給風和海。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無法排解的死別的悲傷,因而產生“生死兩茫?!敝?。而且,一個死在風中,一個又生在風中,詩人的靈魂和母親的靈魂在風中際會和交替,這暗示著母親雖然死了,但她的靈魂并沒有死去,它因詩人活著而不死。這首詩蘊含著詩人關于生與死的詩意的哲理。當然,這也是詩人無限悲痛之情的一種曲折的表現,詩人的心中始終噙著沉甸甸的“金剛石般的一滴眼淚”。
藝術對生活的觀照需要距離,這首詩就是詩人痛定思痛的結果。在親人剛剛離去的時候,詩人必然陷在悲傷之中而不能以超然的態度反觀自身。只有當劇烈的痛苦成為過去, 詩人回首往事,才能真正估價所遭受的損失有多大。詩人在這首詩中就不僅僅表現了失去母親的悲傷, 而且站在一定的距離之外把這種情感升華到對生與死的充滿詩意的冥想。從藝術上看,這首詩是很有特色的。它以離奇的想象表現那種用一般語言無法表達的強烈情感;現實和超現實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因而它賦有新奇、詭誕的藝術魅力。
(胡興)
上一篇:〔美國〕肯明斯《正好》賞析
下一篇:〔俄國〕萊蒙托夫帆《浮云》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