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魏爾倫《綠》愛情詩鑒賞
〔法國〕 魏爾倫
這兒是花與果,這兒是枝和葉,
還有一顆只為你跳動的心。
請別用白皙的雙手把它撕裂,
愿你的明眸哂納這謙卑的禮品。
我來了,全身還披滿了露滴,
經曉風吹拂,在額上結成冰珠。
請容許我在你腳邊歇一歇倦意,
在夢里的美好瞬間把倦意安撫。
讓我的頭枕著你青春的胸口,
我頭上還留著你最后的吻聲;
我企求寧靜,在猛烈風暴過后,
你既睡了,讓我也做一小會兒夢。
(飛白 譯)
魏爾倫的《綠》就如同他另外一些描寫自然事物的詩作一樣,無疑“綠”是做為一個象征符號出現的。當“綠”作為一種給人以合諧、婉怡、青春、生命感覺的顏色從詩人筆端流出時,如“綠”般朗潤、柔曼、鮮澤的愛意也便緩緩流淌出來。這乃是一支滴翠的“綠”色戀歌。
“這兒是花與果,這兒是枝與葉,/還有一顆只為你跳動的心。/請別用白皙的雙手把它撕裂,/愿你的明眸哂納這謙卑的禮品。”顯而易見,詩人是在借一株“綠”,顯現自己完完全全投入的愛情,投入花,投入果,投入枝,投入葉,投入一顆拳拳的心,“一顆只為你跳動的心”。“這兒”、“這兒”的排列使用,以極簡明的語言符號造就一種投入的爽徹感:都在“這兒”,都獻給你了,你便都拿去好了。這全然地奉獻出自己正是“綠”超拔于一切顏色之上的品格特質:
綠是豪情的。
待春風吹過,你站在山的懷抱里,你站到草原的胸襟處,看那滿山遍野、遍野漫山的青一色,那無私的“綠”的袒露,你便會讀懂“綠”的生命的本質。因此,魏爾倫在感覺的調色板上,用“綠”調制愛的春光曲,可見是慧目慧心了。就這一份豪情的綠,就這一份豪氣的愛,詩人希望擁有這一份的人,千萬不要用手去接納,不要“撕裂”弄傷了這一份給予,唯愿有心人敞開心靈的窗戶,讓這份愛消融進一雙閃著激情的輝芒的眸子里。只一雙“明眸”才不負了這“謙卑的禮品”。
詩的第二節較之第一節能給人以移動感,“綠”一步步走近,愛一步步走來的喜慰與興奮全在一語“我來了”的呼告之中。款款走來的“綠”“全身還披滿了露滴,/經曉風吹拂,在額上結成冰珠”。如此腴潤,鮮柔欲滴,清新如曉風,清純如冰珠。這樣披瑩洗翠的意象,無疑將詩人曲意表現的愛注入了活潤的生機。“請容許我在你腳邊歇一歇倦意,/在夢里的美好瞬間把倦意安撫。”是的,“我”累了,倦了,“我”早早踏上愛途吞晨風飲朝露,懷抱一顆渴求溫情的心,而終于來到“你”腳下,終于尋求到寧和的棲地,終于可以做一個千年的好夢,終于可以在漫漫求索愛的旅路挽住一個“美好瞬間”。然而“我”卻向“你”——“我”的愛輕輕喚一聲“請容許”,十分的珍重,十分的小心翼翼,十分的謙婉。這樣一份愛,一如“綠”本身,給人以無限的輕靈妙曼、雅逸幽柔,讀來令人神怡心曠。
詩的第三節,“我”與“你”契合為一,綠與愛互滲互溶:“讓我的頭枕著你青春的胸口,/我頭上還留著你最后的吻聲”,這兩句是全詩最溫情的一筆,最詩意的意象,最撩拂人敏感神經的語匯排列,最美妙的畫境。“你青春的胸口”,軟柔如絲的青春氣息結成一張溫情的床,給“我”以甜潤的安撫。“你最后的吻聲宣示了最后的“寧靜”。“我企求寧靜,在猛烈風暴過后,/你既睡了,讓我也做一小會兒夢。”經歷過了,經歷了騰越的青春激情。花果枝葉,心的跳動,風餐露行,青春的胸口,熾熱的吻聲,這一切情感的風景猛烈地吹過了,最后都歸結為“寧靜的夢”,“你”“我”都在甜蜜的沉沉中守住平靜和諧的心靈,便守住了曾經擁有過的那個曉風露滴漫青流翠的綠色的清晨……
《綠》極富象征主義特色。全詩由靜至動又由動至靜,讓心靈始終在“綠”的意象之林中穿行,以至留連不歸。詩中一個個綠的意象譯釋著激情的狂喜,生命的歡欣,感覺的陶醉,合諧的靜謐。愛的絢麗詳和的色澤便就這樣從有靈性的“綠”中汩汩流出,流淌成潺潺的充滿溫愛的旋律。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便就這樣契合了。象征派講的正是契合。
在詩的情調上不能忽略的是,詩中始終滲透著那么一點憂郁的抒情,諸如“我企求寧靜”可是“我”卻只能“做一小會兒夢”,這種好夢難長的悵惘仿佛是詩中飄出的一聲輕輕淡淡的嘆息,將心靈的憧憬和想望籠罩上一種不安的氣氛,讀來讓人心生感慨卻不忍嘆出,怕只怕驚擾了那“一小會兒夢”。
上一篇:〔奧地利〕巴赫曼《給我說明,戀人》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英國〕喬叟《美人無情(三迭循環詩)》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