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用心養育,孩子更多助力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這充分說明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父親所肩負著的重要責任。作為父親,如果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犯了錯誤,那么孩子的一生都會受到影響。作為父親,如果缺席孩子的教育,那么孩子的成長就會缺鈣。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都頻繁地犯錯誤,最普遍的錯誤就是大多數父親都認為自己只需要負責掙錢養家就行。所以他們每天都在外面辛苦努力地工作,掙回的錢自己舍不得花,都供給孩子吃喝拉撒,供給孩子讀書上學。他們自認為是合格且優秀的父親,實際上,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父親的作用可遠遠不止提供金錢的支持而已。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父親的陪伴,缺少父愛的滋養,那么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就會留下很多遺憾,他們的人生也會因此受到負面的影響。
一直以來,在很多家庭里,都遵循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原則分工協作。爸爸主要在外掙錢養家,媽媽雖然也和爸爸一樣要工作,但是媽媽還更多地肩負起操持家務、教育孩子的重任。而爸爸呢?往往只顧著工作。這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女性的影響,也有一些孩子因為在家里由媽媽和奶奶或者媽媽和姥姥帶養長大,到進入幼兒園、小學階段之后,又因為幼兒園和小學里大多數都是女老師,所以雖然身為男性卻有著陰柔的氣質。這都是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男性的陽剛之氣的熏陶。作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應該統一認知,認識到作為父親,既要盡到撫養孩子成長的責任,也要盡到陪伴孩子長大的責任,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父愛的滋養,也讓孩子具有陽剛之氣。有一些父母也許會認為,只有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才需要父親的陪伴,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對于女孩子來說,如果能夠得到父親的陪伴,感受到父親的力量,她們就會更有安全感。
世界衛生組織曾經針對很多家庭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如果父親更多地陪伴兒女成長,那么兒女的智商就會更高,兒子會更具有男子漢的氣概,女兒會更具有安全感,也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反之,如果父親缺席了孩子的成長,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感受到父愛,也沒有得到父親的保護,那么孩子就會出現焦慮、孤獨、任性、自制力差等表現。這些表現都使孩子在行為上出現缺陷,實際上,這些表現都是因為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愛而患上了缺乏父愛綜合征。
現代社會中,很多孩子因為缺乏自制力出現網絡游戲成癮,他們甚至為了玩網絡游戲而兇殘地殺人。北京軍區總醫院的陶然主任針對于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現象進行了調查,發現在網絡成癮的孩子之中,至少有90%以上的孩子都是因為缺乏父親的關愛,所以才會沉迷于網絡的。這些孩子所描述的生活是很殘酷的,那就是孩子們雖然和父親生活在一起,但是每天晚上他們都已經睡著了,父親才會回家,每天早晨他們起床上學的時候,雖然很想和父親說兩句話,但是父親卻在呼呼大睡。這使得孩子雖然與父親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但是與父親產生交集的機會卻很少,很難與父親有溝通。在家庭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以父親為偶像,也正是因為感受到父親的愛和帶給他們的安全感,他們才能夠形成信心。可想而知,如果孩子缺乏父愛,他們的成長不但會缺鈣,還會缺乏信心,也會陷入自卑的狀態之中。這都會使孩子的人格發展受到負面的影響。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幸福快樂的一生,然而,孩子要想擁有幸福,就要擁有健全的人格。對于孩子而言,健全的人格是他們人生的根基,所以當發現孩子在人格上不夠健全,心理上出現扭曲的時候,父親一定要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失職。對于父親來說,掙錢養家固然重要,那么,掙錢養家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希望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所以父親切勿本末倒置,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于工作,而不去陪伴孩子,更不去與孩子做出親密的舉動,更沒有在行為舉止上給孩子樹立積極的榜樣。這樣的父親即使掙再多的錢給孩子,也沒有對孩子盡到養育的義務。父親只有用心養育孩子,孩子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助力,也才能更加茁壯健康地成長。
具體來說,父親要做到以下幾點,才算是用心地養育孩子。首先,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作為父親,不管工作多么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一起成長。很多內向的孩子之所以膽小怯懦,是因為他們沒有得到父親的保護。在大多數孩子心目中,父親都是他們成長的守護神,尤其是當在夜幕降臨或者遇到危險的時候,有父親在身邊陪伴的孩子往往能夠非常安穩地入睡。孩子如果知道父親不在家,沒有在自己的身邊保護自己,就會因為驚恐而從睡夢中醒來,也會因此而接連地做噩夢。在孩子小的時候,父親不要吝嗇在孩子身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孩子小時候,父親要舍得用愛來澆灌孩子的心靈,這樣孩子在成長成人之后才會擁有強大的內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很多女性負責養大的孩子在行為上都會有膽怯的表現,這是因為作為女性會更看重孩子的安全問題,當孩子因為好奇而想做出一些挑戰行為的時候,女性往往會阻止孩子去做。那么,日久天長,孩子就會形成膽怯的性格特點。如果父親能夠代替女性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當著孩子的面做出勇敢的舉動,也給予孩子以強大的推動力,讓孩子挑戰自己,那么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會感受到父親的力量,感受到父親的影響力,受到正向的引導,因為他們都發自內心地想要以父親為榜樣。
曾經有婚姻學家針對女孩們與父親的相處進行研究,分析女孩們成長之后的婚姻狀態,最終發現那些在成長過程中得到父親陪伴和關愛的女孩,在與伴侶相處的過程中,能夠與伴侶建立更好的關系。這是因為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子女對于父親是更加信任的,這種信任超過了他們對于母親的依賴,由此可見,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不可缺席的,因為父親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重要而且持久的作用力。
其次,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親對待孩子的方式不像母親那么細膩,父親往往是非常粗線條的。但是父親不管本身的性格是怎樣的,在與性格內向的孩子交往的過程中,都要關注到孩子內心的敏感細膩,也要考慮到孩子的情感是相對脆弱的。尤其是在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教育的時候,要注重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有些父親考慮問題非常簡單,做事情也特別直接,他們會當眾指出孩子的錯誤,也會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也會覺得自己毫無面子,因而會與父親疏遠。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父親如果對孩子進行嚴厲批評,非但不能督促孩子改正缺點和不足,還有可能讓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更加固化。所以對于內向的孩子,父親要盡量收斂自己的脾氣,要盡量平和地對待孩子,也要以委婉的方式為孩子指出錯誤。尤其是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父親切勿對孩子表現出非常厭煩的情緒,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發泄他的負面情緒,等到孩子情緒漸漸恢復平靜之后,父親再與孩子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理性的溝通,這顯然是更加合理的。父親切勿呵斥孩子“不許哭泣”或者“不許辯解”,否則孩子就會向父親關閉心扉。
最后,父親應該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要理解孩子的很多行為和做法。很多內向的孩子都脾氣執拗,如果打定了主意想要做某件事情,他們就會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會輕易改變。所以父親要想打開孩子的心扉,就要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就要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問題,尤其是要體驗孩子的情緒和感受,這樣父親才能把話說到孩子的心坎上,打動孩子的心。有的時候,父親與孩子之間也會有一定的默契,即使不用語言交流,而只是給予孩子一個擁抱,或者是以恰到好處的力度拍拍孩子的肩頭,就能讓孩子更加信任父親。
孩子從嬰兒期開始,不僅要得到父母的照顧才能健康地成長,還要得到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滋養,才能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一個孱弱的生命變成一個強大的人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父親要始終對孩子懷有耐心,也要始終用心地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這樣孩子才會獲得成長的助力。
上一篇:愛慕虛榮,很容易迷失本心
下一篇:獨立思考:堅持己見是一個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