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他人的優點,擺脫自卑的泥沼
很多內向的孩子都有自卑心理。自卑,從本質上來說,與謙虛是不同的。謙虛的孩子更能夠虛心學習他人的優點,而自卑的孩子卻在性格上陷入了缺陷之中,他們會被自卑的情緒束縛住,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很多內向的孩子都膽小害羞,他們覺得自己不管在哪個方面都不如別人。當孩子長期處于這樣的負面心理狀態下,父母就必須引起重視,否則一旦孩子的自悲心理從輕微發展到嚴重,那么孩子的人際交往、生活或學習都會受到影響。孩子會因為自卑,不能積極主動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甚至會因為自卑而選擇放棄。眾所周知,放棄的結果有多么嚴重。所以說,放棄就是徹底的失敗。因此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擺脫自卑的負面情緒,讓孩子積極地學習他人的優點,積極地發揚自己的長處。
一直以來,人們對于自卑的孩子都存在一定的誤解。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卑的孩子肯定家境貧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簡單粗暴的。實際上并非都如此。在很多家境優渥、父母懂得教育的家庭里,孩子也會產生自卑的心理,這是因為父母太過優秀,使得孩子覺得自己不管在哪些方面都不如父母,因而陷入自卑的泥沼之中無法擺脫。新生命在呱呱墜地之后,要依靠父母的照顧才能成長。隨著不斷成長,他們會越來越崇拜父母。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看到父母做出一些好的行為,就會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尤其是對于父母出類拔萃的那些方面,孩子們更是迫不及待地想模仿父母,讓自己也和父母一樣表現優秀。但是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都不足,也有可能因為一些其他的原因,導致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或者都不能達到父母的高度,漸漸地,孩子就會越來越自卑。
父母不要再覺得孩子是因為家庭生活不幸福才會自卑,而是也要看到孩子因為父母太過優秀產生自卑心理。當父母意識到這一點之后,就能調整與孩子相處的方式,從而幫助孩子擺脫自卑。很多性格內向的孩子一旦陷入自卑之中,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他自信心就會變得越來越脆弱。在此過程中,他們還會壓抑自己的上進心,認為:既然我即使努力也不能和父母一樣優秀,或者是和他人一樣得到父母的認可,那么我還有什么必要努力呢?還有一些孩子因此而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不愿意繼續努力,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當然是很不利的。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幫助孩子擺脫自卑的泥沼呢,讓孩子積極地學習他人的優點,也客觀公正地看待自己,從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呢?
首先,一切的家庭教育都是以溝通的方式進行的,那么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切勿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簽,也不要挖苦貶低孩子,更不要嘲笑孩子。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的,他們特別看重父母對于自己的評價。有一些孩子還沒有形成自我評價的能力,就會把父母的對他們的評價作為自我評價。因而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管孩子的表現能否讓父母滿意,也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錯誤,父母一定要謹言慎行,切勿損害孩子的自尊和顏面,也避免因此而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父母要知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犯錯,而且他們不可能在每個方面都達到父母的要求。所以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尤其是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要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揚起自信,而不要以否定的方式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徹底放棄努力。
其次,有人說這個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我們也要說,孩子的身上并不缺少優點,而是因為父母還沒有發現孩子的優點。很多父母看自家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歡,覺得自家的孩子渾身都是優點,而有一些父母則恰恰與此相反,他們看自家的孩子渾身都是缺點,總是覺得自家的孩子處處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前一種父母會給予孩子很強大的自信,而后一種父母則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正所謂人無完人。父母不要總盯著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也不要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只要找出了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也指出孩子的錯誤,那么孩子就會在父母的指點之下快速進步,改正錯誤,積極進取,這樣父母也就盡到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父母既要給孩子指出缺點和不足,也要幫助孩子改正錯誤,還要講究方式方法。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強大,如果父母每天都在喋喋不休說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么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甚至失去信心,不愿意改正自己的錯誤。父母要想讓孩子改正缺點,可以以另外一種方式進行,那就是像自己所期待的那樣夸贊孩子。正如人們常說的,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當父母堅持夸贊孩子,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就會盡量改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讓自己的表現更加符合父母的預期,這樣既能夠幫助孩子有很好的轉變,也能夠讓孩子充滿信心,何樂而不為呢?
最后,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認知自己。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每個人都要認識自己,這是因為人往往能夠認識到周圍客觀存在的世界,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每個人都會忽略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憑著本能去做出一些舉動,而不知道自己為何做出這些舉動。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自己,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也才能給予自己正確的定位。在此基礎上,孩子就能為自己設定遠大的目標,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也可以評估自己的能力能否戰勝它。
認識自己對于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沒有行為邊界,不知道自己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尤其是在越過行為邊界的時候,他們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如果認識自己,孩子就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行為邊界,也能夠讓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有更出色的表現。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還可以發展和完善自己,這對于孩子擁有充實美好的人生是至關重要的。
孩子先要認識自己,才能給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又具備了更強的自信。在此基礎之上,他們會為自己設立更為遠大的目標,由此循環往復,他們就會獲得最終想要的成功。這才是人生成長的良性循環。
上一篇:填補空白,打造自己的商業傳奇
下一篇:學會拒絕,勇敢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