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情緒讓你產生拖延
工作中,我們犯錯了,或者工作任務沒做到位,被領導叫到辦公室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此時你是什么心情?是不是感到十分委屈?是不是感覺自己在領導心里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是不是覺得自己日后在職場無立身之地了?一系列負面的暗示讓我們的心情十分糟糕,我們沉浸在悲觀之中,還有什么心情工作,于是,手頭上的工作就一拖再拖。
心理學家還說:“人的性格弱點就在于好高騖遠,總是向世界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這就是不成熟的表現。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會荒廢自己的大半生時間,就是因為他沉浸在悲觀失望之中,假如他能早一點管理自己的情緒,也許他就能早點行動起來。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悲觀情緒的產生主要還是因為犯了錯,一味地悔恨讓人們感到失望、悲觀,其實,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會犯錯誤,關鍵在于能否從中吸取教訓,分析犯錯的原因,避免今后重新犯相同的錯誤。犯錯誤未必是一件壞事,錯誤讓我們看到自身的缺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我們才會在錯誤中逐漸成長起來。
那么,針對因悲觀而產生的拖延問題,我們該怎樣解決呢?
1.別再抱怨你的失敗
想立刻有所改善,就必須從現在起,從我們所處的一片混亂的環境中解脫出來,去重新梳理自己走過的路,看清楚功過得失,這樣,我們就能做到心平氣和,也就自然能管理自己的情緒了。
2.轉變觀念,別再沮喪
除了工作,生活中的我們也可能會遇到某些困難,遇到某些不順心的事,你可能會因此變得沮喪。其實,應告訴自己,困境是另一種希望的開始,它往往預示著明天的好運氣。因此,你只要放松自己,告訴自己希望是無所不在的,再大的困難也會變得渺小。
3.自我性格的糾正,成為一個果敢的行動派
無論是企業還是領導,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員工因為犯錯而一蹶不振,進而工作拖沓,他們也常常鼓勵員工在錯誤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松下幸之助說:“偶爾犯了錯誤無可厚非,但從處理錯誤的做法中,我們可以看清楚一個人。”施振榮說:“宏碁有一個特點,就是允許犯錯。因為我們認為,認輸才會贏。”世界五百強企業西門子也同樣允許下屬犯錯誤,在他們看來,如果員工在幾次錯誤之后變得更“茁壯”了,那對公司是很有價值的。
領導所欣賞的是那些能夠正確認識自己錯誤,并及時加以補救的員工。因為一個人對待錯誤的態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職業態度和道德品行,敢于承認錯誤可以使人更偉大,而不肯認錯的人則遲早要被公司清除出去。另外,這也能體現一個員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做一個上進的人,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提升自己,這是保持思維活力的最佳良方,為此,你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隨時學習的理念,要善于發現身邊值得學習的東西。因為提升自己不一定要脫離現在的工作,更沒必要走回學校。因為年齡、經濟等條件不允許,我們不可能再走回純粹的學生時代。隨用隨學,做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學會隨時發現生活中的亮點,并注意總結別人的成功經驗,拿來為自己所用,這可能是生活和工作中能讓自己進步得最快的一招。
也就是說,我們要做一個上進的人,要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領域,并能有所收獲。我們要把學習當作一生要做的功課,這樣才有助于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心智豐富且具有良好世界觀的聰明人。
總之,弱者任思緒控制行為,強者讓行為控制思緒。你必須要知道,在通往破除拖延行為和習慣的路上,管理情緒可是一個重要關卡。因此,我們不難想到,只有積極樂觀的人才有立即行動的執行力。
上一篇:快樂的全部意義在于平淡
下一篇:成就他人,也就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