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班級里都有一個“十萬個為什么”
趙天皓所在的班級里有一個“國寶級”的人物,把他說成是“國寶”,并不是因為他長得像可愛的大熊貓,而是因為他是一個特別逗趣的人,只要有他在,常常會讓人忍俊不禁。
這不,在這次的班會上,他又鬧出了笑話,就連平時不茍言笑的趙天皓也捧著自己的肚子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他說:“這個魏家坤,真的是太搞笑了,他竟然會問出這么愚蠢的問題。”
趙天皓口中這個所謂的愚蠢的問題,其實也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那就是在這個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好好的一次班會,老師希望同學們可以提出學習上的疑問,沒想到魏家坤竟然理直氣壯地說:“我現在除了想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其他的問題我都能在電腦上找到答案。”
說到魏家坤這個人物,他的趣事可是比學生時代的試卷還要多。就比如上個周一,他竟然在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打了一連串響亮的飽嗝,如此莊嚴肅穆的一件事情,被他搞得氣氛全無。這件事情后來也成了全班同學茶余飯后的笑料。
還有就是在前天英語課上,他向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英文字母只有26個?不是27個?也不是25個?為什么英國人說的是英文?法國人說的是法文?而我們中國人說的是中文……”
他的每一個問題都會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連從海外留學回來的英語老師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反正,諸如此類的事情時常發生,所以魏家坤也有另外一個外號——“十萬個為什么”。
趙天皓禁不住評價道:“我才不會像他一樣,問出這么傻的問題,那豈不是告訴全世界,自己什么都不會嗎?”
“我倒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習慣,”對此,陳若涵持相反的態度,“我在一本書上看到說,作為一名中學生,要養成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好習慣,這是主動學習的表現。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創新力,還能提升自己的學習力。”
“可是有些時候,向他人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這豈不是很沒有面子嗎?”趙天皓問道。
“連圣人都不恥下問,何況你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學生,”陳若涵笑著說,“其實老師最喜歡提問題的學生了,因為在你提問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知道你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可以體現你對學習的興趣。”說到這兒,陳若涵看趙天皓,“你知道孫中山小時候的故事嗎?”
“不知道,”趙天皓搖了搖頭,“你又要給我編故事嗎?”
“這不是編故事,這是真實的事情。”隨后,陳若涵對趙天皓講述了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的真實故事。
愛提問題的孫中山
孫中山小的時候,是一個愛提問的學生。有一次在課堂上,孫中山大膽地站起身提問說:“先生,你可以告訴我,我們剛剛讀的這篇課文是什么意思嗎?”
孫中山的提問令所有的學生大跌眼鏡,一時之間,整個教室里鴉雀無聲。隨后,只見先生徑直走到孫中山的面前,大聲問道:“我剛剛念的課文,你背下了嗎?”
“背下了。”孫中山說罷,把這一段課文流利地背了下來。
見孫中山如此勤奮好學,先生放下手中的戒尺,解答了孫中山的疑問,孫中山這才滿意地坐了下來。后來,孫中山說:“在學習的時候,不懂就要問,只有把它弄明白了,才是真正地學會了。”
你瞧,提出問題并不會被人恥笑。要知道,你遲早有一天要走入社會,和陌生人打交道,向他人請教問題,所以,不要害怕提問,要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成為一個敢于提問的人。
聽陳若涵講故事
敢于提問的伽利略
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他小的時候,對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多才多藝,會唱歌,會畫畫,但是,更喜歡自然科學。任何時候,他的心里總是有無數個“為什么”,他總是會問身邊的人,“為什么水會結冰?”“為什么天是藍色的?”“為什么會形成煙霧?”后來,隨著他慢慢長大,他的問題就更多了,只是,他不會像小的時候一樣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問問題,而是在發現問題的同時,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尋找答案。
在伽利略的故鄉,有一座華麗的大教堂,有一天,他路過教堂,剛好遇見一位司事在給一盞油燈注油,接著,司事把油燈掛回天花板上,讓它自由地左右擺動。伽利略發現,起初的時候,油燈會大幅度左右擺動,當擺動的速度變慢時,弧度也會變小。在觀察的過程中,他還發現油燈的擺動是有規律的,那就是盡管擺動速度在漸漸減慢,但是每一次往返的時間似乎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
為了證實這一點,他通過自己的脈搏來確定時間,最后得出結論,無論弧度大還是弧度小,油燈來回擺動的時間的確是一樣長的,由此,他想到了亞里士多德曾說過的一個定理:“擺經過短弧要比長弧快一些。”于是伽利略大膽地設想,他的這個定理會不會是錯誤的呢?
后來,他一直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并且在家里做了很多的實驗,精確地計算每個擺錘左右擺動的時間,后來他發現,無論擺錘有多重,往返所需的時間都是相等的。于是,他又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不是鐵球越重,下降的時間就越短嗎?可是現在的擺錘也是從高處落下,這個結論剛好否定了這一點,難道這一切都跟物體的質量沒有任何關系嗎?
為了解決自己的困惑,伽利略選擇到比薩斜塔進行最后的實驗。為此,他特地量身定做了一個機關,只要一觸碰開關,兩個重量不同的鐵球就可以同時從高空中落下來。于是,他在二層、三層,甚至更高的地方分別做實驗,最后證明,鐵球落地的速度和它的質量沒有任何關系。
如果不是伽利略有著敢于提問的習慣,恐怕他無法發現擺動定時性定論和自由落體定論,也不太可能發明溫度計和望遠鏡,可見,在學習和生活當中,不懂就問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智慧錦囊:不懂就要問,弄明白不懂的問題,才能夠真正學到知識。
上一篇: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夢想
下一篇:每天對著鏡子說: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