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講究智慧的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次,在某市一條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上,圍了一大群人。原來是一對年輕夫妻在吵架。這對夫妻男的三十來歲,戴副眼鏡,看模樣像是一位高校教師,女的面容憔悴,哭得十分傷心,吵著要撞汽車尋死。
那男的大聲責(zé)罵妻子“沒知識,跑到大馬路當(dāng)眾出丑”,粗話連串,越罵越兇;妻子則越哭越響,旁人在一旁勸也無濟(jì)于事。這時,有位老人鎮(zhèn)定自若地上前拍拍那男的肩膀說:“你戴了副眼鏡,像個教授。你有知識,就不要悶在肚子里,要拿出來用。”
老人把“用”字字音拖長,講得很響亮,那男的聽了一愣,倒不罵了,定神聽老人說話。老人停頓了一下,接著又說:“你應(yīng)該用你的知識來說服你的妻子!如果你只會跺腳,只會罵,不也變得很平常,沒知識了嗎?還是找個地方,冷靜下來,好好勸勸她吧!”
那男的聽完這一番話,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剛才粗野的勁頭消失了。老人又去勸那女的:“有話好說么!找組織,找親友,都好講么!心里有什么委屈都講出來,不要悶頭哭!汽車不能撞,大卡車可是個大力士,你瘦瘦一個人怎么撞得過它呢?”
眾人不禁哄然大笑起來。那女的被大家笑得不好意思,倒也不哭了。這番勸架的話立見功效,那對夫妻平息了戰(zhàn)爭,慢慢地走到公共汽車站,上車走了。
勸說別人,應(yīng)該從對方最在意的方面入手,當(dāng)他開始注意自己形象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成功了。
還有一個故事,是說孟嘗君的封地薛遭到了楚國軍隊的攻擊。這時候,淳于髡從楚國出使回來,路過了薛,于是孟嘗君將他邀請到自己的府中。
幾天后,孟嘗君親自將淳于髡送到了郊外,并對他說:“現(xiàn)在楚國人正在氣勢洶洶地攻打薛,假如先生您不能幫助我的話,恐怕我再也不能侍奉您了。”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請放心吧!”淳于髡恭敬地回答。
淳于髡回到齊國后,向齊宣王如實地稟報了出使的情況。
齊宣王問:“您到楚國感覺如何?”
“楚國很貪婪,薛也自不量力。”
“嗯?先生此話作何解釋?”齊宣王十分不解地問。
淳于髡不緊不慢地解釋道:“薛自不量力,為先王立了宗廟。楚國貪婪而出兵攻打薛,薛的宗廟也必定危險。因此我說薛自不量力,楚國太貪婪。”
齊宣王聽罷頓時顏色更變:“啊?哎呀!原來先王的宗廟在那里啊!”
于是,齊宣王立即發(fā)兵救薛,薛地由此而得以保全。語言是講究智慧和藝術(shù)的,很多時候,勸說他人而未被聽從,責(zé)任不單單在被勸說的人,也在于勸說者自己。
上一篇:說話之前要斟酌
下一篇:說謊的嚴(yán)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