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減料的發(fā)明
斯特勞斯生于德國,他于19世紀中葉赴歐洲美國西部淘金,在希望破滅后,為了生活,偶然發(fā)明了“牛仔服”,并開辦了世界第一家牛仔衣公司。
德國有一位名叫斯特勞斯的青年人,因家境不好,早已輟學,在父親開的小雜貨店里幫忙干活。當?shù)氐男‰s貨店很多,因此店里的收入有限,僅能勉強維持全家生活。當斯特勞斯聽到美國發(fā)現(xiàn)金礦的消息后,決心到外面去闖一闖。
于是,斯特勞斯和許多歐洲青年一樣,懷著發(fā)財夢,告別父母,踏上了新的路途。到了美國西部后,眼前的情景令斯特勞斯大失所望。原來,蜂涌而至的淘金者像螞蟻一樣,漫山遍野。幾個金礦早已人滿為患。
這時回去已不可能了,只有另謀生路。當斯特勞斯看到眾多的淘金者及當?shù)氐呐W袝r,立刻想到:開一家雜貨店,肯定有利可圖。第二天,斯特勞斯變賣了母親給他備用的鉆戒,在金礦和牧場的附近開了一家小雜貨店。
果不出所料,小雜貨店的生意還不錯。附近的淘金者和牛仔經(jīng)常到雜貨店買些食品。有時,在收工后,他們也常到店里買一瓶啤酒,三五成群地站在店鋪邊上喝啤酒。
有一天,斯特勞斯聽到幾個牛仔和淘金者在抱怨褲子的質(zhì)量:“這條褲子剛穿上20多天,就磨破了。”
“這些褲子都不耐用,隔一段時間就要買一條。”
“買一條褲子要跑上那么遠的路程,真麻煩。”
富有經(jīng)商天賦的斯特勞斯聽到他們的議論,立刻聯(lián)想到:要是開一家服裝加工店,專門生產(chǎn)布質(zhì)堅固些的衣服,還有礦上需要的帳篷,生意一定不錯。
斯特勞斯將開小雜貨店賺來的錢開了一家服裝加工店。由于他賣的衣服質(zhì)地好,價格也較低廉,因此,受到了礦工和牛仔們的歡迎,生意紅紅火火。
但是,由于需求量過大,店里的褲子很快就賣完了,而且又來了許多顧客,要求在這一兩天就要。這可如何是好?再去運布料肯定是來不及了。
斯特勞斯望著倉庫里僅有的一些用來做帳篷的帆布,急中生智,決定用這種帆布趕制一批褲子。考慮到帆布也很有限,而且帆布比較堅硬,因此,他決定“偷工減料”,把褲襠做短一點,褲腿做緊一點。
訂制服裝的顧客由于急用,顧不得許多,將信將疑地將“偽劣”褲子買走了。斯特勞斯心里明白,這種帆布制成的服裝肯定比較耐用,但這種服裝穿起來感覺如何,他心里也沒有底。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要是那些顧客找上門來,干脆就給他們換正宗的褲子。
沒多久,那些顧客找上門來,他們對斯特勞斯說:“這種褲子不但堅實耐用,而且穿起來舒服,看起來別有一種美感。能不能再做一些這樣的褲子?”
這使斯特勞斯大感意外,但這送上門的生意怎能不做?斯特勞斯連忙又進了一大批帆布,制作各種大小不等的褲子。不久,這些褲子被搶購一空。尤其是牧場里的牛仔特別喜歡這種褲子,原因是其耐磨,而且穿著緊身,便于上馬下馬。于是,人們都叫它“牛仔褲”。
后來,城里的人到郊外游玩,看到牛仔們穿的褲子有一種粗獷的美,便紛紛效仿。
斯特勞斯索性將服裝加工店改成了牛仔衣公司。他根據(jù)城里人的穿著特點,對牛仔褲進行了改進,比如:放低腰身,使用金屬紐扣,縫時采用特別堅固的粗線。并且,又用帆布制成緊身上衣。于是,牛仔服就這樣問世了。
來到美國準備淘金的斯特勞斯,由于淘金者早已人滿為患,無奈之下,他干起了老本行,開了一家雜貨店,哪知卻因此成為“牛仔褲”的發(fā)明者,這又有誰會料到呢?
所以,在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或是求職未成時,千萬不要自暴自棄,做好判斷之后,再做一次更完美的選擇。
上一篇:做人要講究誠信
下一篇:養(yǎng)成求知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