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的發明
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在伊伯爾戰役中使用了化學武器,他們施放18萬公斤氯氣,使英、法、俄等協約國有1.5萬名士兵中毒,其中5000人喪失了性命。
于是,這些國家都派出了自己國家中最著名的化學家前往第一線,研究和尋找反毒氣戰的辦法。俄國派往前線的是著名化學家柴林斯基。
柴林斯基在調查中發現,當德軍放毒氣的時候,有些士兵把頭蒙在軍大衣里,有些士兵把臉貼在松軟的土地里,戰斗結束后,這些士兵大都安然無恙。
根據這個現象,柴林斯基認為:“毒氣不能發揮其作用,是由于軍大衣上的絨毛和松軟土壤的顆粒吸引了毒氣的緣故?!?/p>
那么,究竟什么東西最有吸引氣體的作用呢?柴林斯基想起,早在1785年,就有人發現木炭本身具有吸收氣體的奇妙作用,于是,一個方案在化學家頭腦中形成:用木炭做吸收劑。
經過實驗,柴林斯基又有了新的發現:木炭不僅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毒氣,而且木炭中的許多小孔還能夠讓新鮮的空氣流通!
柴林斯基對于這一新發現非常高興,他又對木炭進行了特殊的處理,得到了一種吸毒性更強的“活性炭”。他把“活性炭”裝在一個罐子里,并把罐子的一頭做成鼻子的形狀,罩在鼻子上。這樣,混有毒氣的空氣通過罐子時,罐子里的活性炭便會把其中的毒氣吸收掉,而讓新鮮的空氣通過,供人呼吸。柴林斯基把這種罩在鼻子上的罐子叫做防毒面具。
1916年,第一批防毒面具誕生,經戰場實地使用,防毒效果很好。在戰場上,10萬俄軍由于使用防毒面具而幸免于難。以后,各國爭相仿制,防毒面具成為士兵的常備軍用品。
上一篇:郝建秀創造先進工作法
下一篇:阿爾卑斯山上煮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