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里的半截鉛筆
2003年7月,我本科畢業了。市里剛好舉行國家公務員考試,我去了。第一場考試刷下了一半的人,我很幸運地過了關。接下來的那場考試還是筆試,考的是“專業知識和公共道德”。
進入考場沒多久,監考老師突然大聲說道:“各位同志,你們有誰多帶了2B鉛筆嗎?請借一支給這位同志用一下。”
我抬頭看了一下,那是一個中年人,兩鬢已經微白,皮膚黝黑粗糙,正在焦急地環顧著整個考場,盼望著哪位好心人伸一下援手,但是沒有一個人答話。
監考老師第二次詢問:“各位,發揚一下愛心,借支鉛筆給這位同志吧!”沉默的教室里,寂靜無聲。
監考老師第三遍詢問過后,我急了,雖然我只帶了一支鉛筆,但我實在受不了中年人那種渴望的目光在我身上掠過的感覺,于是我舉起了手,然后用力折斷那支唯一的鉛筆,把其中的半截遞給了中年人。
考試結束后,我在樓道碰到一位同樣來參加考試的同學,相互詢問考得怎樣,都回答說題目挺簡單,考得挺好的。
其間,我提到剛才考場里那個中年人借鉛筆的事,誰知那同學竟然瞪大了眼說,他們那個考場也有個借鉛筆的,但沒人借給他。
到了公布面試人員名單時,一千多人竟然又刷下來九百多個,只剩下四十多人。這份面試名單中,有我,但沒有我的那個同學。
主持面試的考官讓我大吃一驚,竟然就是考場上向我借鉛筆的那個中年人,而他正微笑地看看我,親切地對我說:“小姑娘,還記得那半截鉛筆嗎?”
原來,那些借鉛筆的人就是市招錄辦的工作人員;而第二場考試真正考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一個國家公務員必須具備的奉獻精神和博愛精神,一種真正的公共道德。
因為半截鉛筆,在2004年春天,我正式成了一名國家公務員。博愛和道德不只是用來作宣揚的,它們存在的真正意義是讓人們用實際行動來實現它們的真正價值。
上一篇:第十個警察
下一篇:背上一百斤愛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