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周詳,將風險降到最低
眾所周知,財富是伴隨著風險而來的,當我們發現一個機會,如何把這次機遇變成一次成功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把風險排除掉,很大程度上是靠著周密的計劃,遵循規律。
人生很多時候,就像賭玉,在石頭鋸開之前,沒有人敢百分之百確定里面是藏著巨大的驚喜還是一無所有。但是,長期賭玉的人都知道,怎樣的石頭有著藏玉的最大可能。看色澤,看紋路,看裂縫,看潤澤程度,這些規律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你的損失。藏在石頭里的玉尚且有章可循,何況是人世間的事情呢?
規避風險也有著它的規律。
第一,只冒該冒的險。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我們冒險一試,也不是所有的利益都值得我們放棄已經到手的財富。我們必須明確哪些險是值得我們冒的,我們冒了這樣的險,收益會不會很大。如果一件事一定會失敗,這樣的險我們一定要放棄。比如,通過某種方式,我們會快速地擁有大量財富,但是這種行為是違法犯罪的,這樣的險值不值得冒?顯然,是不值得的。犯罪唯一的后果就是被逮捕,無論何時,不被人發現的可能等于零,所以,犯罪不是冒險,犯罪行為也不是具有風險的行為,而是送死的行為。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事情不值得我們冒險,比如,風險很大,而收益卻不大,風險與收益不成比例,我們不值得為很小的利益冒很大的風險。
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說,“如果有100%的利潤,就會有人冒坐牢的風險;如果有200%的利潤,就會有人冒被殺頭的風險。”所以,除非利潤足夠,否則我們不應該冒太大風險。再者我相信,這是一種夸張的手法,即使達到1000%的利潤,我們也不能冒犯罪的風險。
第二,用周密的計劃,降低風險的系數。每次抓住機遇之后,投資之前,我們都有必要作一份周詳的計劃。要先預測一下可能遭遇的風險,并針對每種可能發生的狀況,預先設想應變的方案,這種方案最少要有兩套,以備一個條件不成熟時啟用另一個應變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分析,盲目冒險的成分有多少、成功的概率有多少、成功后報酬有多少,并不斷地調整評估。盡量把所有風險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化險為夷。在冒任何風險之前,我們最好都要列出一張風險報酬評估表,將所有因素加以衡量,把所有可以化解的風險因素做好備案化解掉,衡量所有不可能化解的風險,把它和報酬相比較。如果,發生最壞的情況,我們能夠承受,并且按照一般的狀況,我們的收益值得我們冒的風險,我們就應該冒這個風險。凡事作最好的打算,也要有最壞的準備,不到關鍵時刻,不要斬斷自己的后路,不要做背水一戰的事。不是所有事情、所有人都適合“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們要做的就是以最小的風險和成本博取最大的利益。
第三,準確預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有人做生意賠掉了幾百萬元,卻認為自己還可以賺回來,還保持著樂觀;而有的人丟掉了一百塊錢就心疼地吃不下飯,賠掉幾千塊錢的風險更是讓他焦慮、不安、恐懼。即使可能掙再多的錢,精神一直處在高度緊張之下,處在崩潰的邊緣,這樣的人的決策怎么能夠理智正確,心理又怎么能夠健康呢?除了精神因素以外,客觀的生活條件也影響一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一個人總存款只有一萬塊錢,讓他把所有錢都拿出來冒險,甚至借更多的錢進行風險投資,一旦失敗,他將背負幾十萬的債務,他會這樣做嗎?大多數人都不會,只有一個人的客觀條件允許他冒險,他才會承受風險。一個人只有在主觀上愿意冒險,客觀條件也允許他冒險,風險才不會對他造成太大傷害。任何人,都有承受風險的限度,一旦超過限度,風險就會變成一種負擔。
在機遇面前,我們隨時都承受風險,唯一能夠讓我們降低風險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危險的因素都置于掌控之中。戰爭時,甚至連風向都能夠事先預測,很少有風險是我們不能夠把握的。作好周密部署,并隨著狀況的不同隨時更改計劃,風險也許就會降低很多。諸葛亮曾在火燒司馬大軍時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只要我們積極謀劃,天時只不過占千萬分之一而已。
我們要學著把握機遇,更要學著化解風險,只有把這兩項都學會了,學精確了,我們的能力才算是到家了,我們才有把握賺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上一篇:視覺的直觀性有助于記憶
下一篇:讓孩子學會為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