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天24小時
“一天24小時,誰都是被平等地賦予”這個命題已成為時間管理理論的公理。但事實不然,管理者認識的大政治家、畫家或音樂巨匠、文豪、、學者,像羅馬的凱撒大帝、日本的空海和尚、意大利的達·芬奇、德國的萊布尼茲、德國的歌德,以及現代分秒必爭的鐵腕經營者,他們在一天24小時當中,經手完成的工作量,無論在質或量方面,都是超乎一般人想象的。
但同樣擁有一天24小時的其他人,卻不留下任何痕跡。可見,就是一天24小時,也并不是每個人都被平等地賦予。同樣一天24小時當中,兩個不同個體所做的事情完全不同的例子,在現實中不勝枚舉。
所以,我們就要尋求以“鐘表”計算的一天24小時之外,是否還有另創的一段時間。例如莫扎特只活了35歲,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做了600首以上曠世之作遺留于世。
而其他活了70年、80年的凡庸音樂家卻比比皆是。以實際使用的時間來看,莫扎特的一天24小時,他的每一分、每一秒比起其他平庸的音樂家,可說是更長。這個時候二者所擁有的時間是無從比較的不平等。
再以歌德和達·芬奇的成就比較。歌德通過詩、戲劇、小說等文學形式,產生了很多偉大的作品。在他27歲被任命為瓦馬爾參議員以來,在政界里也相當活躍,做出了很多業績,1815年被任命為國務大臣。
在此之外,他也繪畫,還從事解剖學、地質學、礦物學、植物學、光學等自然科學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他在小說方面有《少年維特的煩惱》、《威魯希勒姆:管理者的明星生涯》;戲曲方面有《浮士德》、《塔利斯的伊菲可利亞》、《大可夫塔》;此外還有自傳、論文作品如《詩與真實》、《色彩論》等。
達·芬奇留下的作品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其藝術成就卻眾所皆知。此外,他不只是一位藝術家,對于天文學、物理學、地理學、建筑學、兵器制作、機械學、植物學也有相當研究,把文藝復興的理想幾乎完全實現。
他的繪畫名作,如《蒙娜麗莎的微笑》、《圣安娜與圣母子》、《最后的晚餐》畫的都是膾炙人口的;著述方面有《繪畫論》;科學方面解剖學、空氣力學的研究成果對后來降落傘、直升機的發明有啟發性的成就。
偉大的人、留下大業績的人,是世上成功創造時間的人。
上一篇:你浪費了誰的時間
下一篇:你還有多少秒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