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倍努力,獲得運氣
人生中,既有幸運,也有僥幸。雖然幸運與僥幸僅僅一字之差,但是含義卻有很大的不同。幸運,是命運對人的青睞,是人們努力付出得到的回饋,是一種善的回報。僥幸則不同,通常情況下,當我們說一個人僥幸時,對方一定沒有付出應該的努力,而只是以偷懶的狀態意外得到了報償。為此,人們每當說起僥幸,總是含著些許不屑,似乎僥幸是偷盜來的幸運,根本不值得我們推崇,也不值得我們表示羨慕。那么,一個人能永遠靠著僥幸取得成功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既然僥幸帶著投機取巧的意味,我們不如從現在開始加倍努力,讓僥幸變成真正的幸運,常常陪伴在我們的身邊吧!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都曾看過守株待兔的故事。在剛開始時,農夫在田間地頭干活時,幸運地撿到了那只一頭撞在樹樁上的野兔,這是幸運。后來,他守株待兔,夢想著能再次撿到肥碩的野兔,終日守候卻毫無所獲。這就是僥幸心理在作怪,使他產生了投機取巧的態度。這樣聽天由命,自己不作出任何努力,就想獲得回報的人,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運的。
老丁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司機,已經在這家物流公司工作二十幾年了。和很多剛剛開始摸方向盤的新手相比,老丁車齡比他們的年齡都大。為此,這些后生們平時閑來無事,最喜歡與老丁拉家常,從老丁身上汲取寶貴的經驗。
有一次,只有20歲的李涵問老丁:“丁叔,在高速路上開車情況瞬息萬變,經常突發意外,你是如何做才能保證二十多年來都無事故的呢!”老丁笑著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我呀,技術平平,只是萬分小心而已。很多司機開車抱著僥幸心理,總覺得只要一次不出事,就能次次不出事,因而總是挑戰規矩,按照他們的心思去做事情。殊不知,僥幸不會長遠,一次不出事,不代表次次不出事。記得我有個老同事,那可真是個老司機啊。原本,他可以生活得很好,但就是因為在最后一趟出車的過程中,一時高興,喝了半瓶酒。結果,不但他失去了生命,一個家庭也因為他的疏忽失去了丈夫,一個孩子也因為他的疏忽失去了父親,讓人不勝唏噓。”聽了老丁的話,李涵感慨地說:“是啊,丁叔,開車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您放心,我也一定向您學習,次次小心謹慎,爭取把每一次的僥幸都變成真正的幸運,變成必然的回報。”老丁笑了,說:“其實我也并非沒有涉險過。記得當年有批貨急需運到東北。我一個人接連開了七八個小時的車,這已經違規了,按照規定是不許連續疲勞駕駛四個小時的。開著開著,我就犯困了,居然不小心睡著了,一睜眼,發現車子正往馬路牙子上撞過去。我一個機靈,趕緊調轉方向盤,避免了車毀人亡的慘劇。我當時就停到應急道上休息了十五分鐘,然后把車開到距離最近的一個服務區,開房睡覺。工作再緊張,也不能拿命開玩笑。正是這次教訓,讓我始終警鐘長鳴,以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心,創造了一次又一次地平安駕駛的記錄。”李涵不停地點頭,似乎明白了老丁說的話。
對于司機而言,僥幸一次是莫大的幸運,如果依然把安全寄托在僥幸上,則終究會釀成大禍。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保持警醒,也不能因為一時的僥幸而放松警惕。人生何嘗不像開車上高速呢?很多事情發展變化很快,一旦開始就再也沒有回頭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時刻做好應急準備,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最終把一次次的僥幸變成真正腳踏實地的幸運,從而為自己的命運添磚加瓦。
生活中,人人都有僥幸心理。看看那些頻繁的交通事故吧,幾乎沒有哪個是與僥幸心理無關的。在這里,我們一定要擺正心態,千萬不要心存僥幸。我們唯有時刻保持警惕,才能把僥幸轉化為常常伴隨我們的幸運,也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春暖花開,否極泰來。
僥幸不斷累積,最終會變成大不幸。人生路漫漫,我們唯有正確對待幸運,不再心存僥幸,才能時刻保持警惕。不要以小博大,更不要以身犯險。有些錯誤一旦發生就追悔莫及,永遠不是你一句懊悔就能挽回局面的。因而,我們應該拒絕僥幸,換言之,我們應該以小心謹慎的態度面對生活,才能把“僥幸”轉化為真正的幸運。
上一篇:再好的計劃都不如立刻執行
下一篇:努力地改善人際關系,遠離社交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