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可以決定出路
有一家旅館的經理,對于旅館內的一些物品經常被住宿的旅客順手牽羊的事情感到頭痛,可是卻一直拿不出很有效的對策來。他囑咐屬下在客人到柜臺結賬時,要迅速派人去房內查看是否有什么東西不見了。
結果客人都在柜臺等待,直到房務部人員查清楚了之后才能結賬,不但結賬太慢,而且覺得缺乏信任感,下一次再也不住這個飯店了。
旅館經理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于是召集了各部門主管,想想有什么更好的法子,能制止旅客順手牽羊。幾個主管圍坐在一起苦思覓想了一番。
一位年輕主管忽然說:“既然旅客喜歡,為什么不讓他們帶走呢?”
旅館經理一聽瞪大了眼睛,這是哪門子的餿主意?年輕主管急忙揮揮手表示還有下文,他說:“既然顧客喜歡,我們就在每件東西上標價。說不定啊!還可以有額外收入呢!”
大家眼睛都亮了起來,興奮地按計劃來進行。有些旅客喜歡順手牽羊,并非蓄意偷竊,而是因為很喜歡房內的物品,下意識覺得既然付了這么貴的房租,為什么不能帶回家做紀念品,而且又沒明確規定哪些不能拿。于是,就故意裝糊涂拿走一些小東西。
針對這一點,這家旅館給每樣東西都標上了標價,說明客人如果喜歡,可以向柜臺登記購買。在這家旅館之內,忽然多出了好多東西,像墻上的畫、手工藝品、有當地特色的小擺飾、漂亮的桌布,甚至柔軟的枕頭、床罩、椅子等用品都有標價。
如此一來,旅館里里外外都布置得美輪美奐,使客人們的印象好極了。這家旅館的生意竟然越來越好了!物品丟失本是件壞事,但在解決過程中卻能化不利為有利,不但避免了損失,還提升了旅館的知名度,生意變得更紅火,換一個角度想問題,換一個角度解決問題就能走出頹勢,反輸為贏。
還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是說日本兵庫縣有一個小村子叫丹波村。當日本全國普遍都已逐漸富裕起來的時候,這里依然很窮,因為這里土地貧瘠,交通又閉塞,既不通鐵路,也不通公路。
村子里的人雖然都急切地想盡快擺脫貧困,可誰也想不出可以致富的辦法。后來他們從東京請來了一位專家。這位專家按照“要出售得多,才可能換回得多”的思路思考,怎么也想不出一個切實有效的致富良方來。
后來專家倒過來想:“這個村子既然什么出產都沒有,只有貧窮落后,那就設法出售它的貧窮落后。”
于是專家向村民提出:“你們要想富起來,又沒有什么產品和資源可以出售,那就只有出售你們的貧窮落后。從現在起,你們就不要再住在房子里了,要住到樹上去。”
專家還說:“不要再穿布做的衣服了,要披樹葉、獸皮,你們要像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那樣生活,這樣城里的人就會來參觀、旅游,你們就可以富起來了。”
村民們最初聽了都覺得太荒唐,后來在這位專家的一再解釋、說服下,大家最后只好同意試一試。經過記者的一番報道宣傳,很快便引來了大批好奇的旅游者。這個村子很快便富起來了。
一切事物和問題都依賴于一定的內外部條件,其中的某個重要條件一旦有所顛倒,必將會引起事物和問題也發生相應的改變,因而就事物或問題的某個重要條件倒過來想,有可能獲得對事物的新認識,想出解決問題的新辦法。
上一篇:思索是才能的鉆探機
下一篇:感悟生命存在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