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1)孩子心理健康的特征
① 智力發育。正常的智力是孩子能夠正常生活和學習的基本條件,也是衡量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
② 有比較穩定和適度的情緒反應。具有良好的情緒狀態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核心。孩子的情緒不發生很大波動,始終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有利于他們的學習。如果在壓力面前,產生過分的恐懼、焦慮等情緒,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③ 能夠客觀地看待環境和自己。
④ 適應集體,與周圍的人能夠和睦相處。
⑤ 行為特征與年齡相符合。
以上幾個方面可作為評價孩子心理健康的參考。但是,應該注意心理健康的相對性,如果在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略有不符,仍可視為心理健康。如果不符合的項目過多,或者嚴重不符,則可能是不健康的心理。
(2)孩子心理健康的行為體現:行為方式是否正常
人的心理是大腦內部的活動,既看不見,也摸不著,確實給人們了解人的心理狀況帶來很大的困難。然而,困難很大,并不等于沒有辦法。心理學家指出,對人的心理的了解甚至測量,可以通過觀察人的行為來進行。因為人的行為都是在心理活動的支配下進行的,各種行為都有一定的心理活動與之相對應。透過人的行為這個窗口,就可以了解人的心理活動。行為方式的正常表現為“四個一致”:一是行為舉止與特點相一致(如小孩就要像小孩兒,不能過于老成,不能失去孩子的天真、淘氣、頑皮、好玩兒;上了中學,就該表現出一定的社會責任感、義務感等)。二是行為方式與社會“角色”相一致(如學生應勤奮好學,遵紀守法,子女應當孝敬父母等)。三是反應強度與刺激強度相一致(如該激動時激動,不要因瑣事而發脾氣,該冷靜就冷靜)。四是行為一貫與統一(不是忽冷忽熱,喜怒無常)。
(3)孩子心理健康的判斷方法
可以從觀察孩子的行為是否偏離正常情況以及偏離程度的大小,來判斷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以及健康的程度。在心理學上,把偏離正常行為的行為稱作問題行為。心理學家往往以問題行為的多少和嚴重程度,來衡量和判斷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情況。當然,這要求有相當程度的專業知識才行。但是,在家庭條件下,家長們也可以根據下面一些方法,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況做出簡單的判斷。
① 看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該年齡階段大多數孩子的一般的、典型的行為特征。一般來說,在某一年齡階段常見的,而且屬于正常的行為,如果到了另一年齡階段依舊存在,孩子的心理可能就有問題了。比如2歲左右的孩子愛發脾氣,這是這個年齡階段的特征。如果到了六七歲,孩子還不能控制自己,經常發脾氣,那就是問題行為了,反映出心理健康欠佳。又如大部分學前兒童都比較怕動物和陌生人,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還害怕動物(包括一些惹人喜愛的小白兔、小貓等)和陌生人,則是情緒障礙的表現。
② 問題行為出現的頻率。孩子偶爾出現一些問題行為,不能算是心理有問題。如果孩子的某種問題行為經常出現,家長就要重視,并考慮孩子的心理是否存在問題,及時向專業人員咨詢。例如大部分孩子都有一兩種害怕的東西,如黑暗、巨大聲響等,這種懼怕不需要特殊幫助,隨著孩子的長大就會自行消失。但是,一個孩子若是有多種懼怕,十分膽怯,甚至不能獨自接觸社會,這種表現就不正常了。又如小學階段的孩子每月可能發一次或幾次脾氣,這也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孩子每天都發脾氣,那就應該查查原因,并及時給予幫助和教育。
③ 問題行為表現的嚴重性。每個孩子幾乎都有一些偏離正常行為的現象,問題輕微的,不能說明孩子的心理有問題,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很可能心理健康狀況有問題。比如現在的孩子在家中都受到家長的百般呵護,對于上幼兒園,一般的孩子在心理上都會有一些困難。多數孩子經過父母或老師的引導和幫助,能夠較快地適應新的環境。但是,也有少數孩子害怕上幼兒園達到了恐怖的程度,一說起上幼兒園,他們的臉部表情呆板或驚恐,出現心跳加快、肌肉緊張、出汗、面色蒼白、嘔吐、腹瀉等各種軀體癥狀。這種行為就屬于異常,達到了心理障礙的程度,即患有“恐怖癥”。
④ 問題行為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在一些情況下,孩子的行為看上去是異常的,但仔細觀察分析,它卻是對不正常環境的正常行為反應。比如孩子的對抗行為往往是由于父母對孩子提出過多的要求,嘮叨不休,處處限制孩子行為的緣故。孩子的攻擊行為,如喜歡罵人、打架,可能是模仿家長經常與人吵架或經常打罵孩子的后果。也有青少年有偷竊和逃學的不良行為,這與家庭不和、父母對孩子的冷淡或教師的歧視有一定關系,因為這些孩子可以從“伙伴”那里得到家庭或老師不能給予的感情與溫暖。孩子的這類行為不能說明孩子的心理發育有什么障礙,而反映了畸形環境對孩子心理的不良影響。改變這類不健康的心理和行為,主要是要改變環境和教育方式。
所以,判別孩子心理是否健康,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必須進行細致的觀察和科學的鑒定。切忌孤立地看到某種行為就隨便下結論,說這個孩子心理健康、那個孩子心理不健康,以防錯誤的看法給孩子和家長造成心理負擔,把本來健康的心理搞得反而不健康了。
上一篇:如何創設一個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下一篇:如何辦好家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