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癥的產生與調解(二)
案例
經過三年學海里的掙扎,黑色七月的洗禮,高明,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兒子,終于如愿以償地走進了一所全國知名的重點大學。
進了大學,高等學府里的一切令他有些目不暇接,圖書館里的刻苦攻讀的身影,周末舞會上激動人心的節奏,廣告欄前花花綠綠的海報……他覺得什么都很新鮮,什么都想試一試。日子在隨波逐流中很快過去了,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的成績卻令他大吃一驚。他入學時的高考成績要高出一般同學20多分,而現在,他很多科的成績都落在了別人的后面,甚至有一門功課還亮起了紅燈——未及格。
對此高明非常懊惱,再也不能這樣了!他決定新學期好好“干一場”。新學期一開始,他便刻苦起來。在寢室里,每天他第一個起床,最后一個上床,周末也從不休息,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看書,是標準的三點(食堂、寢室、圖書館)一線的生活。然而不出兩個月,他就有了神經衰弱跡象,讀書效果很差。他很焦急,幾次求助于咨詢醫生,但一回去,卻又埋頭于書堆里,致使神經衰弱病癥嚴重起來。
分析
神經衰弱的各種癥狀表現像一股烈火,燒得高明是焦頭爛額,但是,和許多神經衰弱患者一樣,他忽略了吹起這場烈火的情緒之風。神經衰弱者的情緒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焦慮性情緒。具有此種情緒的患者大都顯得心煩意亂,惶惶不安,總是擔憂自己會遭受重大挫折而唉聲嘆氣;時常顯得手足無措,毫無目的地鋪床、疊被、整理書籍和日用品,老是在小范圍內轉來轉去,總是心神不寧。
其二,過敏性情緒。患者容易因一點小事而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易激動,好傷感,易笑易哭。他們容易感覺過敏,不僅對自己身體內的感覺過敏,而且對聲音、光線、嘈雜的環境特別敏感,常因此影響工作尤其是睡眠,這種過敏很易形成神經衰弱癥的惡性循環,使病情不斷加重。
其三,波動性情緒。幾乎所有神經衰弱者都有情緒易波動的特點。他們對感情的控制力降低,表現為喜怒無常,煩躁易怒,常因小事與人爭吵,缺乏耐心,工作、學習和生活缺乏頭緒。他們的情緒就像夏季的天氣,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大雨傾盆;一會兒滿天陰暗,一會兒霞光萬道。
另外,神經衰弱患者還往往有疑病性情緒和憂郁性情緒。然而,這些情緒表現也并非在每個患者身上都能找到,或者發現了也會有輕重緩急的不同,所以在認識神經衰弱時,一定要從整體上把握,不可妄加論斷。
找到了吹動癥狀之火的情緒之風,我們必然還會有一個追問:“風,從哪一個方向來?”其實,這些“風”常常來自于神經衰弱患者的人格及情緒等因素。在大多數神經衰弱患者身上,我們常常看到緊張的特點。他們總是想把事情做得比別人好些,或是為了彌補自身的某些不足而拼命學習、工作。他們往往喜歡制定各種計劃,強迫自己每天按計劃行動。若達不到,就會產生“要落后于人”、“要走下坡路”等想法。他們生活節奏緊張,忙亂而無秩序,缺乏勞逸結合。另外,神經衰弱患者的動機過強,期望值頗高,所以總會有挫折體驗:完不成學習計劃感到挫折,成績不如人感到挫折,睡眠不好感到挫折,家境不好感到挫折。
再者,眾多的內心沖突體驗也會加劇神經衰弱的發作。如親人亡故、學習負擔過重、工作不順心、人際關系不協調等,使神經活動強烈而持久地處于緊張狀態,超過了神經系統的張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即可患病。除了這些,患者的猜疑情緒也往往幫了倒忙。我們老是懷疑自己患了難治或不治之癥會使人憂心忡忡,產生沉重的思想負擔難以自拔,繼而使神經衰弱進一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情緒之風吹動癥狀之火,滅火需找熄風之法,風停火自滅。下面介紹的就是情緒調節的好方法。
嘆氣練習:
嘆氣和打呵欠是機體氧氣不足的征兆,也是機體補充氧氣的方式。通過嘆氣或打呵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緊張。具體方法是:站立或坐著深深地嘆一口氣,讓空氣從肺部呼出,不要想到吸氣,應力爭空氣自然進入肺部。重復8—12次,體驗一下松弛、舒暢的感覺。
拍打練習:
方法:直立,兩手自然下垂,慢慢吸氣,用指尖輕輕敲打胸部各個部位。深吸氣并屏住氣,改用手掌在胸部各部位依次拍打呼氣,呼氣時嘴唇如含麥稈,用適中的力氣一點一點間歇地吐氣。重復練習,直到感覺舒服。在練習時除拍打胸部外,還可拍打所能及的身體其他部位。
提神練習:
方法:直立,兩臂側垂。用自然呼吸方法吸氣,然后手臂徐徐上舉,至肩部時握緊拳頭,并慢慢地側平拳。握拳兩臂收回到肩部,再向兩側平舉,重復多次并逐漸加快速度。最后松拳,雙手下垂,同時用力呼吸。重復練習,直到精神飽滿。此法用于精神不濟之時。
交替呼吸練習:
方法:舒適地坐好,將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額上,用拇指堵在右側鼻孔,讓空氣慢慢地從左鼻孔吸入。然后讓無名指堵住右鼻孔,同時松開拇指,使空氣慢慢地從右鼻孔呼出。如上反復10~30次。此法對緊張性頭痛有較明顯的療效。
上一篇:神經衰弱癥的產生與調解(一)
下一篇:考生競技綜合癥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