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尸嫁禍·韓氏獻上黨,趙卒悲長平
公元前262年,秦國企圖攻伐韓國,但中間還隔了魏國,不能直接攻打韓國。所以,秦就選擇了距秦最近的上黨作為突破口。韓國自知勢不如敵,上黨之地難以保全,如果拱手送給秦國,那么秦國不費力氣得了上黨后,勢必南下滅韓。所以,韓國派往上黨的守將馮亭籌劃了一個嫁禍于人的計謀,把爭奪上黨的戰爭轉向秦國和趙國,這樣就可以消耗秦、趙二國的兵力以保全韓國的腹地。于是,馮亭派使者告訴趙王說:“韓國不能守住上黨以抵擋秦國的進攻,但這里的官吏和老百姓都不愿作秦的臣民而愿意投靠趙國。這里共有十七座城邑,現在都將其送給趙國。”趙王非常高興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平陽君趙豹,并問他是否可以接受。趙豹勸趙王說:“大王切勿無故受城。”趙王回答說:“這是人家敬仰我的才德,怎么說是無故呢?”趙豹說:“這是因為秦國想攻伐韓國,是韓國人嫁禍于趙的計謀,大王您千萬不能接受。”趙王說:“我們發百萬之軍出兵打仗,甚至打了一年多還得不到一座城邑,現在不費什么力氣就得到現成的十七座城邑,對趙國來說,這實在是莫大的利益了。”趙王聽不進趙豹的勸諫,終于接管了上黨十七邑,并派將軍廉頗率大軍駐守長平。不久,秦國便發兵攻打長平,數月不克。秦國又施用反間計,使趙王撤換了經驗豐富的廉頗,派了只知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廉頗。結果,秦軍大敗趙括于長平,趙國的四十多萬士卒均被秦軍活埋了。(《史記·趙世家》)
上一篇:指桑罵槐·旁敲側擊·韓公威儀,不可仰視
下一篇:以屈求伸·馬燧智脫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