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其十九)》原文與翻譯、賞析
阮籍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被服纖羅衣①,左右佩雙璜②。修容耀姿美③,順風(fēng)振微芳。登高眺所思,舉袂當(dāng)朝陽④。寄顏云霄間⑤,揮袖凌虛翔⑥。飄飖恍惚中,流盼顧我傍⑦。悅懌未交接⑧,晤言用感傷⑨。
【注釋】 ①被服:穿著。纖:精細。羅衣:絲綢衣服。②璜:半璧形的玉器,作為衣服上的一種裝飾品。③修容:美貌。修,美。④袂:衣袖。當(dāng):對著。⑤寄顏:托跡。⑥凌虛:升上天空。⑦流盼:轉(zhuǎn)動眼睛看。顧:回頭看。⑧悅懌(yi譯):喜悅,快樂。⑨晤言:兩人對坐相談。
【詩大意】 西方有一絕色美女,宛如太陽一樣光明燦爛。她身著精細的羅衣,左右佩著雙璜,容貌美麗,光彩照人,隨風(fēng)發(fā)出清微的芳香。她登高眺望所思念的人,舉起袖子對著朝陽。她托身于云霄之間,揮舞長袖凌空飛翔。她的身影飄搖恍惚,在我身旁顧盼流連。雖然我們彼此喜悅有情,卻未能接觸暢談,徒然留下了無限的感傷。
【賞析】 這是一首以男女相悅卻無法接觸、表現(xiàn)作者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憂傷詩。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開頭兩句先進行總體勾畫,也是詩人對佳人的總體印象。這個比喻大概是從曹植《洛神賦》中“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中化出的,一上來就把佳人形象寫得很虛幻、超脫,以象征其理想的美好。
以下則進行具體的描寫:“被服纖羅衣,左右佩雙璜。”寫佳人的服飾。“修容耀姿美,順風(fēng)振微芳。”寫她姿容的美麗。這幾句描寫,用筆十分簡潔,似乎詩人是有意不從正面對佳人作細膩的描繪,而只用傳統(tǒng)的香草美人的寫法,籠統(tǒng)而又含蓄地點到為止,重點卻落在下面:“登高眺所思,舉袂當(dāng)朝陽。寄顏云霄間,揮袖凌虛翔。”作為象征理想的佳人,完全是從詩人心中幻想出來的,是在現(xiàn)實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但詩人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又使他要用一種十分虛幻而又情感熱烈之筆反復(fù)描寫佳人行蹤的飄忽無跡和恍惚朦朧。這里的“眺所思”三字最值得玩味,也最能透露詩人的心境。詩人之所以要這樣盡情地極言佳人之美,并非就是為了說明她是自己的夢幻,而是要說明自己對她的感情,寫出“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知音感,所以詩人才那么多情地寫她“登高”,寫她“舉袂”,寫她“寄顏云霄”,寫她凌空揮袖飛翔,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并不僅僅是從所謂動與靜的藝術(shù)辯證法中,以求獲得參差變化的藝術(shù)效果,而更多地是為了表現(xiàn)理想的虛幻,從而透露出詩人無法實現(xiàn)這一理想的苦悶心情。
“飄飖恍惚中,流盼顧我傍。悅懌未交接,晤言用感傷。”這最后四句才是全詩的中心,也是真正揭示詩人的心態(tài)之筆。詩人心中的佳人,好像就在他的身旁,與他相互顧盼悅懌,心心相印;又似乎遠在天涯,無法接觸交談。這種彼此相悅卻又無法接觸的憂傷心情,使詩人茫然無措,最后只有以 “感傷”二字作結(jié)。
這首詩從光彩奪目的佳人寫起,對佳人的超凡脫俗極力渲染,而最后卻落在一片憂怨傷感之情的吐露上,逐層地展示了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而這種展示又緊緊扣著男女相悅之情著筆,寫得似真似幻,又虛又實,情趣渾成天然,給人一種憂思不盡、余音繞梁的感覺。
上一篇:《雙調(diào)·水仙子》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哭聲》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