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無名氏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這是一首棄婦詩,最初見于《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九,無作者名氏,明、清人選本往往作竇玄妻《古怨歌》。《藝文類聚》卷三十記載了竇玄妻這樣一個故事:“后漢竇玄形貌絕異,天子以公主妻之。舊妻與玄書別曰:‘棄妻斥女敬白竇生:卑賤鄙陋,不如貴人。妾日已遠,彼日已親。何所告訴,仰呼蒼天。悲哉竇生!衣不厭新,人不厭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彼獨何人,而居是處。’”書中并沒提到竇玄妻作這首詩。
詩的前兩句是興也是比,比喻自己被迫出走而終戀故人。“煢煢”意為孤獨無依的樣子,李密《陳情表》有“煢煢孑立,形影相吊。”作者抓住兔子行走時的特征——東張西望,前顧后盼,說明自己孤孤單單,無依無靠,不愿走而又得走,不愿離而又須離的矛盾心理和孤苦形狀。
詩的后兩句是說服故人應該念舊,不要有了新歡而忘了舊室。詩中以衣和人作對比,衣服數新的最好,而人卻是彼此了解的舊友更好,突出人與衣的質的區別:衣是愈穿愈舊,由新到破,而人卻是愈知愈深,愈處愈親。詩人這里以衣襯人,以新托故。常言道:“男兒愛后婦,女子重前夫”《辛延年·羽林郎》,棄婦詩表達了對這一現實生活中“男兒”的勸說。
全篇格調低沉,以形象生動的比喻,樸素自然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人的深深依戀,同時希望對方也思戀舊情,不忘過去,字里行間滲透著被出的孤獨和哀怨。后來人們在交友時,常引用“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來表達自己對故友的懷念。
上一篇:《古意九首(其六)·[唐]貫休》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古詩·[漢]無名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