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羅 隱①
一年兩度錦江游②,前值東風后值秋③。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云無處不遮樓?! ?/p>
山牽別恨和腸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p>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④?!?/p>
【注釋】
①羅隱(833—910):字昭諫,余杭(今屬浙江)人。一說是新登(今浙江桐廬)人。本名橫,因十次考進士,沒考上,改名為隱。后入鎮海軍節度使錢镠幕,遷節度判官、給事中等職?!度圃姟反嬖娛痪?。
②錦江:今四川錦江縣。
③“前值”句:意謂第一次去是春天,第二次是秋天。
④綿州:州治在今四川綿陽縣。
【詩本事】
“蔡氏昆仲”是羅隱游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在羅隱離開錦江,經過綿州回到綿谷以后,蔡氏兄弟還在成都。這首詩追憶昔游,抒發對友人的懷念之情。
【賞評】
這首詩里有三個地名,錦江、綿州、綿谷,由錦江向東北,依次是綿州、綿谷。詩人是在綿谷寫了這首詩回寄友人的,友人乃在錦江,中間隔著綿谷。因此末句說回首只見“淡煙喬木隔綿州”。
首聯是很快樂的,一年兩度錦江游,逢的都是春秋佳日。但詩人畢竟要離開友人所在的錦江了,芳草亦有情,礙著馬蹄;回頭看看,美麗的云朵也不舍,依依遮著群樓。走到山盡處,山與詩人的塞滿別恨的愁腸一同斷了,江水嗚咽,似亦有不舍之聲,直流到夢中。這時詩人已經漸行漸遠,因“君”回首的時候,錦江已望不到了,只見平林漠漠煙如織。
這首詩最好有兩句:“水帶離聲入夢流”、“淡煙喬木隔綿州”。前者聲情美,讀起來好像真的在流,而且意思也到位;后者給詩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提升了整首詩的意境。留給我們一幅煙樹圖,余音裊裊的是詩人的思念。
上一篇:韓 愈《答張十一》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張 籍《節婦吟》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