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
鹍弦鐵撥世無有,樂府舊工惟尚叟。
一生喙硬眼無人,坐此困窮今白首。
《古纏頭曲》是北宋大詩人蘇軾寫給一位歌女的詩篇,贊揚她的技藝和她老師的品格,同時表現(xiàn)了作者自己的志節(jié)。全詩共二十句,此處節(jié)選了其中的四句。“纏頭”是唐代在歌舞伎表演后賞給她們的彩綢,此處借用,言不用彩綢而以詩代錦之意。“古”字一方面表示這是傳統(tǒng)詩歌,另一方面表明高雅絕俗。這幾句詩本是用來贊揚歌女的老師尚叟的人品及其節(jié)操的。喙,原指禽鳥的嘴,因其為角質(zhì),故用“硬”字來作形容。“喙硬”連起來引申為做人嘴硬,不說卑躬屈膝的話語。“眼無人”不是指驕傲狂妄,眼中無人,而是指具有傲骨,看不起用卑劣手段獲得功名富貴的人。“坐”字作“因為”解。合起來兩句可理解為:(尚叟)一生一世為人嘴硬,不說卑躬屈膝的話來阿諛權(quán)貴,同時又具有傲骨,看不起不擇手段獲取功名富貴的小人,就由于以上兩個原因,終生窮困一直到今天白發(fā)蒼蒼。其實結(jié)合蘇軾本人一生在政治上的遭遇,這實際上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蘇軾在新黨當權(quán)時不隨波逐流,盲目地大唱新政的頌歌,相反卻寫詩批評新政的弊病,以至一再遭到貶逐,直至海南島的“天涯海角”。而當舊黨專政時他又不“墻倒眾人推”,而是力求客觀地、公正地肯定新政的好處,因而受到舊黨的冷遇,這不是“喙硬”是什么?與此同時,對于新舊兩黨的那些權(quán)勢們,他不屑去阿諛逢迎,相反卻視若敝屣,這不又是“眼無人”么?不僅如此,他一生在黨爭中一直處境窘困,直到老年才被從儋州召回,但他仍是“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滿頭白發(fā)只能映襯出他的耿耿丹心。這種“喙硬”、骨傲、“眼無人”的品節(jié),其實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上一篇:《古瓦硯·[宋]歐陽修》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吁嗟濁濫處·[唐]寒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