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鴛鴦之什》言情贈友詩歌
翠鬣紅衣舞夕暉②,水禽情似此禽稀。
暫分煙島猶回首③,只渡寒塘亦共飛④。
映霧乍迷珠殿瓦⑤,逐梭齊上玉人機⑥。
采蓮無限蘭橈女⑦,笑指中流羨爾歸。
鴛鴦在人們的頭腦中,歷來是堅貞不渝的愛情的象征; 崔玨吟鴛鴦,目的也是歌頌人們的堅貞不渝的愛情。
詩歌一開始就極寫鴛鴦之美。“翠鬣紅衣”是自然賦予鴛鴦的色彩艷麗的外表; 夕陽的映照給艷麗的羽毛鍍上了一層金黃色的發光物,使鴛鴦閃閃發光,這已經是錦上添花,美上加美了; 但作者還嫌美得不夠,還要讓它飛舞起來,以形成五彩繽紛的錦繡花簇,把鴛鴦的外表美推到極頂。這樣美麗的鳥兒,誰見了不喜愛呢?先聲奪人,開頭一句就把讀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鴛鴦身上。一個“舞”字,把鴛鴦外表美寫活了。不僅如此,透過“舞”字還可以看到鴛鴦生活的幸福和快樂。那上下翻飛,你起我落,甚至你鳴我應的景象,不正是雌雄鴛鴦間感情協調、美滿的直接流露嗎?縱觀全詩,崔玨極寫鴛鴦的外表美只是一種入題的手段,以便通過它揭示鴛鴦的感情美。“舞”字早已透露了這一消息,它把外表美和內心美融為一體,使第一聯的下句,能夠單刀直入地言情而不感到突然。“水禽情似此禽稀”,作者張開了聯想的翅膀,拿其它水鳥來與鴛鴦對比,感情像鴛鴦的極其稀少。何以見得呢?第二、三兩聯就是答案。
首先,春夏之季,雌雄鴛鴦在去煙霧繚繞的小島的飛行途中,由于種種原因,自不免有先有后,然而飛前者總要時時回過頭來關照飛后者; 第二,在只飛越一個池塘的情況下,也要齊頭并進。從這第二聯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鴛鴦在任何情況下都是親密融洽、形影不離的。“暫分煙島猶回首,只渡寒塘亦共飛”,歷來號稱名句。作者精心選擇了鴛鴦生活中的兩個典型的生活片斷,來表現鴛鴦的相親相愛。我們知道,鳥類在飛行中是最容易互相失散的,所以作者選擇的兩個片斷,都是飛行生活,以表明在飛行中鴛鴦是不可能也不會失散的; 其次是“煙島”和“寒塘”,它們所透露的時間跨度是春夏秋冬四季,一年如此,年年如此,概括了鴛鴦的一生; 去“煙島”是長途飛行,“渡寒塘”是短途飛行,一長一短,可見一般。這樣,就把鴛鴦高出于其它水鳥的感情生活,即親密融洽、情深意篤、永不分離的特點概括地、全面地反映出來。同時,一個“暫”字,突出了不會分離和不可能分離,一個“只”字,說盡了永不分離。“暫”、“只”,“猶”、“亦”的使用,使上下兩句互相呼應,連成一氣,讀起來真有回腸蕩氣之感。
如果說,第二聯是以鴛鴦的生活為題材的話,那么,第三聯則是以人們對于鴛鴦的認識作為題材的。人們把金碧輝煌的宮殿上所蓋的上下兩片相對的瓦取名鴛鴦瓦,婦女們把鴛鴦的樣子織到錦緞上,所以這樣做,完全出于人們對鴛鴦的認識,即把鴛鴦看做永不分離的感情的象征。要說寫得好,這第三聯并不亞于第二聯。“映霧乍迷珠殿瓦,逐梭齊上玉人機。”構思之巧,比第二聯有過之而無不及。鴛鴦瓦,本是人們把對鴛鴦的認識轉移到瓦上,給瓦取了這個美麗的名字,卻不料作者徑把瓦幻化成在特定環境中真實存在的鴛鴦,掩映在濃霧中的彩色鴛鴦瓦片,似乎是怕在乍來的大霧中分離而擁抱在一起的鴛鴦; 錦緞上的鴛鴦圖案也是人們對鴛鴦認識的產物,然而,在作者的筆下,卻是鴛鴦隨梭飛到織物上的結果,讀到這里,怎不叫人拍案叫絕呢?無生命的東西幻化成了有生命的東西,鴛鴦瓦和鴛鴦圖案,被賦予了更加美麗的特質,深化了鴛鴦的感情美。
結聯兩句,看似平淡,卻極不平常。采蓮歸來的姑娘們,停下手中的蘭木槳,指著河流中間上下翻飛的美麗的鴛鴦,發出了陣陣純真的笑聲,那是在羨慕鴛鴦的成對歸來。“無限”二字,說盡了古往今來; 而陣陣“笑”聲,卻道出了姑娘們的共同的美好心愿: 愿自己的愛情生活像鴛鴦一樣,與情郎生死與共,永不分離。這是全詩的主旨。“羨”字用得極為傳神,這個主旨正是由于它的點撥人們才覺察出來的。“言有盡而意無窮”,“意在言外”,用來評論 “笑指中流羨爾歸”是再恰當不過的。
如果我們用繪畫來比附詩歌,那就不得不承認崔玨是一位高明的畫師。下筆之時,他早已成竹在胸。當我們隨著他飛動的畫筆去體會他的用意時,很長時間內,只覺得作者是在畫鴛鴦,全力抒寫自己對鴛鴦的認識和感受。只有到了最后,筆鋒一轉,淡淡幾筆,勾勒出一群采蓮姑娘的背影,才猛然醒悟: 前面濃墨重彩渲染出來的鴛鴦,并不是畫面中心,而只是陪襯背景,是采蓮姑娘們所看到和所想到的東西,是作者代采蓮姑娘們說出的采蓮姑娘對鴛鴦的認識和感受。一個主觀抒情的畫面,變成了一幅冷靜描寫的客觀風情畫。這種著重點的轉移,看似突然,出人意料,但細玩文意,卻是極其自然的,讀完全詩,人們只覺得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意義上的首尾相連,最后兩個字 “爾歸”,就是開首一句詩 “翠鬣紅衣舞夕暉”,這種構思可謂神出鬼沒。周而復始的結果,必然是韻味無窮。
注釋
①什: 詩歌篇章。②翠鬣紅衣:指羽毛艷麗的鴛鴦鳥。③煙島: 河湖中煙霧繚繞的小島。④寒塘: 深秋以后的堰塘。⑤珠殿瓦: 富麗堂皇的殿堂上所蓋的鴛鴦瓦,這種瓦由于上下兩片相對,故名。⑥玉人機:婦女的織機。⑦蘭橈: 蘭木槳。
上一篇:《古意詩二首》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和答元明黔南贈別》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