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曾鞏·西樓》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西樓》是一首描寫景物的小詩。構思奇巧,描繪出海濱自然界特有時刻的壯美情態,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是宋代七絕中的佳作。
原文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②。
注釋
①西樓:即詩中“朱樓”。稱“西樓”,恐與東面大海相對而言。熙寧十年(1077)八月,作者以直龍圖閣移知福州,兼福建路兵馬鈐轄。此詩作于任上。 ②鉤:掛起。箔:簾子。
賞讀
“海浪如云去卻回”,是寫眼睛所見的海浪的壯美:以云比浪,只見海浪翻卷奔涌,一浪接著一浪地拍岸,去而復回,呈現出一種動態美。“北風吹起數聲雷”,從聽覺的角度寫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態:狂飚挾著驚雷數聲,用筆健力,“吹起”二字,把驚雷形容為風吹所致,充分顯示了風暴的威力。風是雨的使者,詩人把水天之間,風卷浪涌,雷聲滾滾這一雷雨前的特征描繪出來,正是一派“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景色。這兩句詩寫風吹、云涌、浪卷、雷鳴,這是一支壯美的序曲,詩人最欣賞的是“千山急雨來”的表演。為了看到“千山急雨來”,“朱樓四面鉤疏箔”,這句詩在全詩結構上位置很重要,起襯墊作用。朱樓,即題中所稱“西樓”,是詩人當時所處的地方,鉤,掛起,疏箔,細薄透明的竹簾。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刻,詩人沒有關閉門窗,而是把樓的四面窗簾都掛起來了,就是為了“臥看千山急雨來”。這句詩說出了詩人內心的豪情。他要看“急雨”沖刷這重巒疊嶂的更為壯美的畫卷,他要享受“急雨”打破雨前沉悶局面而呈現的新鮮境界,以開闊心胸。這種美學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詩人力求上進,欲有所作為的思想境界,詩中一個“臥”字耐人尋味,它把詩人那種氣定神閑的風度生動表現出來,動中寓靜,以靜襯動,跌宕有致,由此可見。
全詩尺幅千里,氣勢磅礴,構思奇巧,不失曾詩的特色。
上一篇:《宋詞·陳與義·襄邑道中》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楊維楨·西湖竹枝歌(選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