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樓曲》言情贈友詩歌
游絲落絮春漫漫,西樓曉晴花作團。
樓中少婦弄瑤瑟,一曲未終坐長嘆。
去年與郎西入關,春風浩蕩隨金鞍。
今年匹馬妾東還,零落芙蓉秋水寒。
并刀不剪東流水①,湘竹年年淚痕紫②。
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重城車馬紅塵起,干鵲無端為誰喜③?
鏡中獨語人不知,欲插花枝淚如洗。
這是一曲纏綿悱惻,哀怨動人的愛情悲歌。一位美麗的女子伴著情郎,雙雙騎馬西行,進入那繁華的關中。可是災禍突然降臨,男子慘死異鄉,只剩下少婦匹馬東還。從此以后,伴隨她的就只有那流不盡的眼淚和剪不斷的哀愁。
“游絲落絮春漫漫,西樓曉晴花作團。”天空中飄揚著游絲柳絮,春色無際無涯。在這晴朗的清晨,西樓下到處花團錦簇。詩歌一開始就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絕妙誘人的春景圖。可是,就在這明媚的春光之中,卻生活著一個非常不幸的人。“樓中少婦弄瑤瑟,一曲未終坐長嘆。”西樓中的少婦正在調弄著那寄訴哀怨的瑤瑟,還未彈完一曲,就不禁凄然長嘆。這一聲長長的嘆息,透露出多少的愁和怨!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個少婦如此的凄楚哀怨呢?下面四句詩就給我們細致地敘述了事情的原委。去年春天,這個女子隨著情郎西行入關,他們穿著華麗的衣服,馬上備著耀眼的金鞍,浩蕩的春風在鞍前馬后和她們相伴。那時候他們是何等的恩愛,何等的快樂,何等的幸福! 可是誰能想到,她的情郎卻客死異鄉,只剩下少婦孤零零的一個人匹馬東還,就像是寒冷秋水中的一朵凋零四散的芙蓉。
男子的死,對于少婦來說是一個無法忍受的打擊,給她造成了綿綿無盡的長恨。“并刀不剪東流水,湘竹年年淚痕紫。”再鋒利的并州剪刀,也剪不斷滾滾東去的流水,那湘妃竹上年年沾滿的都是紫色的淚痕。這個少婦的愁怨就像那剪不斷的東流水,她的眼淚就像當年娥皇、女英一樣,能把全湘九嶷山中的竹子都染得斑痕累累。“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 ,這少婦的痛苦也是沒有止境的。“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繼而,這少婦又想起了男子生前,他們二人的海誓山盟,他們曾經誓同生死,海枯石爛永不分離。既然他們是這么恩愛的一對不可分離的鴛鴦,曾經比翼雙飛,也就應該成雙地死去。可為什么偏偏留下她一個人在世上受罪呢! 想到這里,少婦真可是痛不欲生了。
“重城車馬紅塵起,千鵲無端為誰喜?”重重城門之下又揚起了陣陣紅塵,那是誰家親人的車馬又回來了呢?樹上的喜鵲無緣無故地又在嘰嘰喳喳叫個不停,你是在為誰家親人的團聚報喜啊?人家親人的團聚,更增添了少婦的悲苦。
“鏡中獨語人不知,欲插花枝淚如洗。”對著妝鏡自言自語,無人知道。她心中的話語能向誰人傾訴呢?誰人又能真正理解她心靈深處的痛楚呢?對著妝鏡,她又習慣性地準備打扮起來,可是,正想把花枝插向鬢邊——忽然又住手了,滿面淚下如雨。因為她猛然間又意識到,自己的情郎已經不在人世了,現在還為誰人打扮呢?作者緊緊抓住了少婦“欲插花枝”而又突然淚如雨下這一細節變化,深刻地揭示了情郎的死對她精神上所造成的巨大傷害和在她內心深處所留下的難以磨滅的痛苦。
作者以深情、細膩、舒緩的筆觸,給我們描繪了這一曲感人肺腑的愛情悲歌。詩歌娓娓述來,自覺回腸婉轉,凄楚動人。詩中反復采用了對比的手法來突出少婦的悲苦,比如以繁花似錦的春色來反襯少婦的孤獨悲傷; 以去年夫妻雙雙西行入關的歡愛、幸福來襯托今年少婦匹馬東還的凄苦悲涼; 以人家親人的團聚來反襯少婦的絕望和煩惱等等。通過這些強烈鮮明的對比,把少婦內心深處無以言狀的苦楚揭示得淋漓盡致,即使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為少婦的不幸遭遇和無窮的悲哀潸然下淚。
注釋
①并 (bing)刀,古時并州出的剪刀,以鋒利著稱。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 ②湘竹,即湘妃竹,又名斑竹、淚竹,竹外皮有紫色斑紋。《初學記》二八《竹》引晉張華《博物志》: “舜死,二妃淚下,染竹即斑。妃死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 ③千鵲,即喜鵲。《西京雜記》卷三: “千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 《埤雅》: “鵲取木杪不取墮地枝,名千鵲。”
上一篇:《西使兼送孟學士南游》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謁金門》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