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燮
佩環(huán)搖動湘裙冷,俏風偷入羅衫領(lǐng)。
美人相倚借余溫,細語無聲親素頸。
玉指尖纖指何許?似笑姮娥無伴侶①。
又似天邊笑薄云,夜寒不得成濃雨。
【注釋】
①姮娥:嫦娥。
【評說】
本詩選自卞孝萱編《鄭板橋全集·板橋詩鈔》。
與蘭竹相比,題畫人物,在鄭板橋的創(chuàng)作中,數(shù)量極少,然而卻不乏佳作。前人有言:“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而這一幅《雙美人圖》就以傳神之筆勾畫出了美人的情態(tài),以及她們的內(nèi)心世界。
詩歌起首并未著力刻畫人物肖像,而以她們的裝束,身上叮當作響的玉飾以及“湘裙”,作為摹寫對象。“湘裙”使人極易想起唐詩中的名句:“裙拖六幅湘江水”,以及湘水女神娥皇女英的故事,這使得畫中美人憑添了幾分冷峻與神秘。面對如此美麗的佳人,連月夜的“俏風”也抵擋不住誘惑,幻想鉆入羅衫領(lǐng),以親一親她們的素頸。也許夜色已深,涼意陣陣襲來,兩位美人只得相倚相靠,想相互借點余溫。從畫面上來看,似乎還不僅僅限于此,兩人素頸親在一起,猶似親切耳語。至于在談些什么體己知心的話語,畫本身就難以傳達,而詩中以一句“玉指尖纖指何許?”點明了美人的動態(tài),更引人深思。于是,下文順理成章地為之設(shè)想,補充了畫面上所沒有的“意態(tài)”。她們仰望夜空,指點蟾宮,似乎在嘲笑嫦娥因偷服靈藥而在月宮中孤獨無伴。忽然,一陣傷感由人及己而襲來,嫦娥固然孤獨寂寞,而她們自己何嘗不是如此,雖處繁鬧的人世,尚且薄云釀不成濃雨,歡會之機難得。剛才還在嘲笑嫦娥,對照自己,先前的舉動,不是覺得更為可笑嗎?
板橋以畫家的卓識,將這一內(nèi)涵用妙筆揭示出來,真正做到了“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fā)之”(清·方薰《山靜居論畫》),達到了題畫詩極高的藝術(shù)境界。
上一篇:《題升山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雙鉤桃花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