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虞集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里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柯敬仲,即柯九思,字敬仲,是元代著名詩人、書畫家及文物鑒賞家。元文宗為提倡學習漢文化,特設奎章閣學士院,以翰林直學士虞集兼奎章閣侍書學士,柯九思為奎章閣鑒書博士。虞集大柯九思十七歲,但兩人情趣相投,為忘年之交。兩人同受元文宗知遇,但卻受到朝廷權貴的嫉恨。至順三年(1332)五月,元文宗至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避暑之前,柯九思憂讒畏譏,請求外調,因中讒言而落職,流寓于吳(今江蘇蘇州)東之胭脂橋。八月,元文宗卒于上都,元惠宗即位。次年三月,虞集于大都(今北京)館閣,作此詞寄慰柯九思。
詞分上下兩片。上片追懷往日共同之知遇;下片告訴友人自己之歸意。
上片每兩句為一層,共三層。先敘宴飲之清興,再寫同至金鑾殿值夜,同為皇上倚重的大臣,最后寫得寵受賜,草詔完畢,皇上特許宮女秉燭以送,其時身著皇上賞賜的輕羅朝衫,得意非凡。下片也是每兩句為一層,共三層。一層寫春天又來到了,二層寫友人離去境況寂寞,也暗寓政治環境惡劣之意。最后點明信中要告訴友人的主要內容:“為報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p>
這首詞,通過追懷舊情,報道歸意,充分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在當時文壇,曾傳為佳話。柯九思接到此詞后裝裱成軸。次年元夕,在姚文奐的宴席上,柯九思展軸和之。當時的著名詞人張翥,也為賦《摸魚兒》詞贊之,有云:“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淚在羅帕?!鄙院蟮奶兆趦x在《南村輟耕錄》中亦贊其事,曰:“吾鄉柯敬仲先生九思,際遇文宗,起家為奎章閣鑒書博士,以避言路居吳下。時虞邵庵先生在館閣,賦《風入松》長短句寄博士,……詞翰兼美,一時爭相傳刻,而此曲遂遍滿海內矣?!泵鞒貊挠釉凇稓w田詩話》中載:“曾見機坊以詞織成帕,為時所貴重如此。”
這首詞不僅有秀句“杏花春雨江南”聞名,今人還以此為下聯,對以“駿馬秋風薊北”,成為名聯,而且虞集與柯敬仲的友情也一直為人所樂道。他倆同時在朝,歡宴游樂,同奉朝事,尚有利益上的一致性,能詩酒相酬,不足為奇。當柯敬仲落職后,虞集不憂讒畏譏,不害怕被株連,仍以友情為重,并擬解職歸鄉,再與友人朝夕相對,這種情誼就非同一般了。前人爭相贊譽此詞,與其說是欣賞詞的文美,不如說是贊揚他們間的情美。
上一篇:《題竹林寺·[唐]朱放》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風止·[宋]范成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