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琴在手,月在天。
彈琴招明月,明月落我弦。
風清月明人亦仙,曲罷月落風凄然。
【評說】
本詩選自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沈周《月下彈琴圖軸》題詩。
沈周此圖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紙本、水墨,縱175.2厘米,橫58.3厘米,圖軸的右下方畫巖石、高樹,正中平坦的巖石邊,坐著一位老人,正在撫琴。岸石下為溪流,對岸畫山巖 一角,水中點綴四五塊大小不等的石塊,一輪明月,高掛在正中上方。整個畫面,空間約占五分之二,給人以夜空寥廓之感。空白處題詩其上,分三行,字很大,勁挺有力,非常突出。
這首詩采用“三五七言”體式,一韻到底。畫題名為“月下彈琴”,題詩也就句句寫到月,句句寫到琴,語言清新、自然、流暢,讀來瑯瑯上口,實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題畫佳作。開端兩句“琴在手,月在天”,應題。次兩句,深進一層,寫到彈琴,彈琴邀招明月作伴,明月很有情意,受邀后即照我手中琴,月光灑落在我的琴弦上。最后兩句,寫月下彈琴,風清月明,琴韻悠揚,我亦如仙人,其樂無窮,曲終時,月落風凄然。石田將自然環境、琴聲意境、人的心境之美,融合起來描寫,反復回環,渾然一體,創造出新的詩境美。“三五七言”體,肇自隋代鄭世翼,嚴羽《滄浪詩話》載其詩:“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很顯然,沈周用其體、取其韻,卻變其內容,變其題旨,為題寫自己的《月下彈琴圖》服務。
上一篇:《顯宗墨竹》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月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