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墳(周南)》言情贈友詩歌
遵彼汝墳①,伐其條枚②。
未見君子,惄如調饑③。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④。
既見君子,不我遐棄⑤。
魚魴赪尾⑥,王室如燬⑦。
雖則如燬,父母孔邇⑧。
這首愛情詩選擇了妻子對在遠方服役丈夫一往情深思念的藝術視角。而這種“思念”感情的表達,則主要通過其女主人公特定心理和行為的即時捕捉和生動描述,依靠現(xiàn)實和超現(xiàn)實畫面的有機組合加以實現(xiàn)。
詩的第一節(jié)寫妻子盼望其丈夫歸來而總不見其歸來時心情的郁悶。這是一幅充分寫實的現(xiàn)實生活圖畫。可以推知,當初丈夫離家遠出,就是沿著汝水堤岸一直走向遠方的。因此現(xiàn)在妻子也沿著這條路線一邊向前走,一邊向著遠方觀望。可惡的河堤樹木遮蔽了她充滿希望的目光,于是毫不遲疑地將其統(tǒng)統(tǒng)砍去。就這樣,她盼望了一天又一天,還是沒有盼到丈夫的歸來,其內心的焦急、煩悶、憂慮、痛苦可想而知。將汝水堤岸樹木統(tǒng)統(tǒng)砍光的細節(jié)無疑是一種藝術的夸張,然而它卻真實表現(xiàn)了妻子對其丈夫翹首以待的焦急心情; 沒有盼回丈夫心中愁悶,用“就像早上肚子餓了想吃飯時那種心理”進行類比,或許還不夠確切,但它正好切合了妻子那勞動者樸素的生活體驗和渴盼丈夫歸來感情的率真。
第二節(jié)以幻想形式寫遠去丈夫對妻子感情的專一。這是一幅真實而充滿奇妙想象的理想生活畫卷。沿著汝水堤岸邊走邊向遠方眺望,對于這位妻子來說,顯然已不是日復一日,而是年復一年了。為了方便眺望,她曾將堤岸上有可能阻蔽其遠眺視線的樹木砍光; 可如今從樹根新生的嫩條長得又遮蔽了她遠望的目光,于是只好再次一個枝條一個枝條地去砍。一般來說,隨著歲月的流逝,記憶的印痕總會變得模糊起來; 可是由于這位妻子對其丈夫始終不渝地思念,丈夫的身影在其心靈屏幕上不惟沒有任何淡漠,反而變得愈加清晰起來。詩歌大膽運用幻覺表象來寫妻子對其丈夫歸來的焦盼: 她忽然看到丈夫服役歸來,于是急忙跑上去迎住丈夫; 丈夫對她也還像從前那樣親熱,沒有因為長久分居而淡忘她。從而深刻揭示了一對患難夫妻互相傾慕、互相信賴、互相依偎的深摯感情。
第三節(jié)承上寫丈夫的傾訴衷腸和妻子的嬌嗔。夫妻相見,其感情即由熾烈而逐漸轉向平和。其中前二句是丈夫對其妻子問話的回答,懇切說明長期在外,時刻思念家鄉(xiāng)父母妻子而不能如愿以償?shù)目嘀浴!棒欞~”,是丈夫以其命運自比; “燬”,則是對奴隸主貴族暴虐統(tǒng)治的恰當形容和無情揭露。妻子聽了丈夫的回答,對丈夫充滿了信賴和疼愛,可她仍然要責怨丈夫: “雖說官家差遣有如烈火一般不可抗拒,可父母雙親就在跟前 (指心理距離) 也不能不記掛心上! ”這其實是深層愛情的一種曲折表達: 表面上責怨丈夫不把父母記掛心上,內心里則深怪丈夫可能忘記了自己。這是一種更加深沉、真摯的愛情。
綜上所述,這是一首通過人物外在行為以揭示人物內心世界、充滿濃烈抒情意味的優(yōu)秀詩篇,尤其是重復、夸張、幻覺等藝術手法的恰當運用,更其逼真細膩地描繪出了妻子對丈夫的思念深情; 而“夫妻對話”細節(jié)的植入,則更使其深摯愛情具有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內涵。
注釋
①遵: 沿著。汝: 水名,源出河南魯山縣大盂山,流經寶豐、襄城、郾城、上蔡、汝南,然后注入淮河。墳: 堤岸。②枚 (mei) : 樹干。③惄 (ni) : 憂思。調饑: 就是“朝 (早上) 饑”, 表示一種渴慕的心情; 調: 讀zhou, 通“朝”。 ④肄(yi): 樹干再生的嫩條。⑤不我遐棄: 即不遐棄我 (不遠遠地遺棄我) 。⑥魴(fang) : 魚名,又名鳊魚,一種優(yōu)良魚種。赪尾: 紅色的魚尾,是由于勞累,因此用來比喻殘酷的統(tǒng)治; “赪”讀cheng。⑦燬(hui) : 烈火。⑧孔: 很,甚。
上一篇:《漢廣(周南)》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江城子》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