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璛
東風忽來吹綠雨①,閑云更學苕花舞②。
山中之人歸未歸,溪上漁舟泛春渚。
【注釋】
①綠雨:雨水映照滿山翠綠,亦成綠色。②苕花:苕草之花,色白。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二集·存悔齋稿》、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六七。
鄭子實,善畫著色山水,其生平不詳。
詩的前半首寫畫面景物,“東風”二字,綰帶一、二兩句詩意。東風忽來,吹著雨滴,又吹動閑云,吹落苕花。雨水本來是無色的,然而映著春日滿山的翠綠色,成為“綠雨”。這里,詩人運用繪畫設色中的“條件色”技法,寫成本句,極有新意。紛紛飄落的苕花,與閑云一樣,隨風起舞。看到這種將無生命的事物寫得活潑潑的藝術手法,很容易使人想起李長吉《天上謠》:“銀浦流云學水聲”的詩句。詩的后半首,拍合到題面的“漁樂”上。“樂”,乃是人們內心世界的情感體驗,看不見,摸不著,畫家怎樣表現呢?題畫詩人又是怎樣體識出來而寫入詩中的呢?第三句詩,從畫面實景轉出別意,用詰問句“歸未歸”,繞回到題意上,然仍未點明。關鍵在結句。畫家透過“漁舟泛春渚”的細節活動,描寫漁人欣賞溪山美景,陶醉于自然美中,表達“漁樂”的主旨。題畫詩人看準了畫家的匠心,抓住畫面上這個細節描寫,醒明全詩題旨,使抽象化為具體,虛實相生,溝通了詩畫的藝術特征,幫助讀畫人深入理解鄭子實的這幅繪畫藝術品。
上一篇:《題載鶴泛湖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鄭所南推篷竹卷》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