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載鶴攜琴湖上歸,白云紅葉互交飛。
儂家正在山深處,竹里書聲半榻扉。
【評說】
本詩選自潘正煒《聽帆樓書畫續記》卷下。
沈周為好友吳寬作六幅冊頁,此為第三幅。吳寬、沈周相繼物故,吳寬之侄攜此六幅冊頁給文征明觀看,征明不勝人亡琴在之嘆,賦詩四首并題識,以緬懷乃師,題識云:
石田先生人品既高,文章敏贍而學力尤深,出其緒余以供游戲,要非一時庸工俗匠所能及也。先生早師叔明、子久,繼入董巨之室,愈造愈深,莫可端倪。此六冊為匏庵先生所作,用筆布景,尤出尋常。
沈周之《載鶴泛湖圖》,乃是“畫中有詩”;沈周之題畫詩,乃是“詩中有畫”。這幅圖,表現石田老人的閑逸情趣,畫家的主觀情思是悠然閑散的,他筆下的一切具象也都帶有悠閑之態,這真是人閑、物閑、云閑、葉閑,誠如文征明詩所說:“石丈高情點筆間,悠然胸次白云閑。”(《題吳嗣業藏石田先生畫》)詩的前半首描寫畫面景物,“載鶴”、“攜琴”,訪友歸來,悠然自在。“白云”、“紅葉”交相輝映、交互飛動,色彩鮮美,動態可掬,畫家的情趣,找到了恰切的載體,閑逸情致,得以物化。以上兩句寫視覺形象,用的是實筆。詩的后半首,描寫泛湖歸來以后人的去向。家在深山里,當然是看不到的,只能從竹里傳來的“讀書聲”,才讓人知道“儂家”的處所。“讀書聲”卻又是畫不出來的,兩句詩運用虛筆,寫的都是想象中的事物,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畫外意”。短短四句詩,虛實結合,情趣盎然,余音繚繞,洵是上乘之作。
上一篇:《題趙輔之樊川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鄭子實著色溪山漁樂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