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
雨過石生五色,云度山余數層。
時有炊煙出樹,中多處士高僧。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九。
陳繼儒(1558—1639),明代書畫家、文學家。字仲醇,號眉公、麋公,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與同郡董其昌齊名。年二十九,焚儒服棄之,隱居昆山之陽,后居東佘山。饒智略,經史百家皆精。工詩文,短翰小詞,極有風致。書學蘇軾、米芾。善寫水墨梅竹,能畫山水,氣韻空遠,董其昌云:“眉公胸中素具一丘壑,雖草草潑墨,而一種蒼老之氣,豈落吳下畫師恬俗魔境。”繼儒自言:“儒家作畫,如范鴟夷(蠡)三致千金,意不在此,聊示伎倆。又如陶元亮(潛)入遠公社,意不在禪,小破俗耳。若色色相尚,便與富翁俗僧無異。”著述頗豐,著有《陳眉公全集》,輯小說掌故成《寶顏堂秘笈》,又嘗注《西廂記》、《琵琶記》、《紅拂記》等劇作。
董其昌嘗謂:“山水中當著意生云,不可用粉染,當用墨漬,出令如氣蒸冉冉欲墮,乃可稱生動之韻。”(《畫眼》)《云山圖》確實堪稱陳繼儒“草草潑墨”,“蒼老之氣”的山水佳作,它依山寫云,以云襯山,使得畫面霧氣彌漫,氣韻流動。古人云:“天降時雨,山川云出。”(《禮記·孔子閑居》)雨過天晴,山間云霧繚繞,層層疊疊,隨風飄福陽光透過霧嵐,照射在巖石上,形成五彩斑斕的顏色,有如瑰麗的仙境。此間樹叢中不時升起縷縷輕煙,裊裊飛舞,看來其中處士高僧大有人在,過著淡泊的生活。作者在這首六言絕句詩中著力表現畫境的空曠幽靜,從而襯托出隱逸的情懷,似有自得之趣。
上一篇:《題云中玉女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云山圖二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