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長沙縣,蕭條旅宦心。煙波連桂水,官舍映楓林。云日楚天暮1,沙汀白露深。遙知訟堂里,佳政在鳴琴2。
【校記】
1.日,《全唐詩》一作“樹”。天,《全唐詩》一作“山”。
2.佳,《全唐詩》一本作“嘉”。
【箋釋】
[長沙] 《元和郡縣圖志》卷三〇“潭州”:“《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時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鄉為長沙郡,以統湘川。按《東方朔記》‘南郡有萬里沙祠,自湘川至東萊,地可萬里,故曰長沙。漢初以吳芮有功,封長沙王。至景帝,封其子發為王……益以武陵、桂陽二郡。自漢至晉,并屬荊州。懷帝分荊州汀中諸郡置湘州,南以五嶺為界,北以洞庭為界,漢、晉以來,亦為重鎮……隋開皇九年平陳,改為潭州,取昭潭為名也,又置總管府。大業中罷牧,置都督府,三年罷為長沙郡。武德四年,又置潭州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潭州管縣六:長沙、醴陵、瀏陽、益陽、湘鄉、湘潭。 韋明府,不詳。 詩題,《全唐詩》卷二四八注:一本題下有“之縣”二字。
[旅宦] 外出求官或做官。王僧達《和瑯琊王依古》:“少年好馳俠,旅宦游關源。”白居易《酬許五康佐》:“課書同吏職,旅宦各鄉愁。白日傷心過,滄江滿眼流。”
[桂水] 《元和郡縣圖志》卷三〇“郴州臨武縣”:“雞水,在縣南,即桂水也。”
[鳴琴] 《呂氏春秋·察賢》:“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列傳》:“宓不齊字子賤,少孔子四十九歲。孔子謂:‘子賤君子哉!魯無君子,斯焉取斯。’子賤為單父宰,反命于孔子曰:‘此國有賢不齊者五人,教不齊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齊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則庶幾矣!’”后因用“鳴琴”稱頌地方官簡政清刑,無為而治。
上一篇:《郢城西樓吟》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洪州李別駕之任》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