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
絕壁谷千仞,攀援興益濃。
徑迷通一木,風怯抱孤峰①。
松冷日無色②,云開月忽重③。
空花散流影,奇絕信仙蹤④。
【注釋】
①這兩句是“迷徑通一木,怯風抱孤峰”的倒裝。②“松冷”句:運化唐代詩人王維《過香積寺》:“日色冷青松”。③石濤于此詩后另有跋語:“登蓮花峰絕壁,有石大如月,輪內橫一松,俗稱月里娑蘿”。④信:確實,的確。
【評說】
本詩選自日本住友寬一藏《蓮花峰圖》題詩。
海粟老人曾說:“黃山為中國畫家必游之地,在中國山水畫中形成了黃山畫派,梅清、漸江、石濤均以畫黃山著名。”(《劉海粟黃山紀游》,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年版)石濤上人早年旅居宣城,游黃山,“搜盡奇峰打草稿”。他的《黃山圖》七十二幅及《種松圖》等代表作,無一不是受到山靈水秀的激發。
詩的前兩聯敘寫黃山之險,正因為深谷絕壁,反倒更激起了畫家攀援的興致,前人所謂“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石濤數次上山探奇攬勝,常常迷路,僅借一根獨木通到對面山上,緊抱山巖,唯恐大風刮倒,此中艱辛甘苦,其摯友李驎曾有詳述:“既又率其緇侶游歙之黃山,攀接引松,過獨木橋,觀信始峰,居逾月,始于茫茫云海中得一見之。”(《大滌子傳》)
《蓮花峰圖》是石濤名作《黃山八勝圖》的第五幅。《黃山八勝圖》有新安江遠眺、黃山道上、湯池、白龍潭、蓮花峰、擾龍松、文殊院等。這幅《蓮花峰圖》畫的是過了光明頂,從前澥上所見到的蓮花峰,山峰矗立云端,山腰峰路,兩人拄杖而行。此間映入眼簾的是云氣蒸騰,千峰并峙,在眾山峰的拱衛下,蓮花當然最為醒目。詩的后兩聯傾力描繪此景,首先畫家翻用王維句意,黃山上的松林幽深蔭冷,連陽光也失去了它原來的色澤,呈現出幾許綠意。風來云散,一輪皓月當空,與峰頂“月里娑蘿”遙相映襯,眼前頓現重月,如此奇觀,今世難逢,一經畫家攝入詩中,卻又成為永久的回味。云霧飄忽,蓮花的身影如在空中,或隱或現,時而靜止,時而飛逸流動,如此奇景妙境真乃是人間仙蹤,末句不僅贊嘆眼前的畫境,更是對黃山的贊譽。
此詩題于畫面左上方,右下方尚有一詩題道:“海風吹白練,百里漏青蓮。坐久高峰去,蘿衣上紫煙。”這兩首詩各有側重,把蓮花峰的奇異景色生動傳神地表現了出來,大大豐富、深化了畫境,與畫面相得益彰。
上一篇:《題蓮花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落花游魚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