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江南為張伯行謳》原文與賞析
勤上本,懶結案。準謊詞,冤到底。
張伯行,是清代康熙、雍正朝深受兩代皇帝信任的著名大臣、理學家。他在官場上聲名顯赫,至死不衰。但是在私下,眾百姓對他的評論卻是如此貶斥無余,《江南為張伯行謳》即江南人民為了張伯行所作之歌。口碑如此,可見清代官僚之腐敗。由康熙朝即已開始出現這種情況,后來的官場之陰暗就更不必說了。
張伯行為官多在江南,南方人民對他深有了解。因而這首《江南為張伯行謳》實際是從人民群眾的角度,用他們的雪亮的眼睛來照射、看待張伯行的。皇帝賞之,百姓譏之,可見此人是個兩面派人物。百姓們對他的評論極簡單概括,只四句十二字。“勤上本”,“冤到底”,意為只會上疏討皇帝喜歡,卻難能做些踏踏實實的政事,即刺他政務荒疏、實績不佳。“準謊詞”,“懶結案”二句,則是揭露他利用職權、營私舞弊,慫恿壞人惡棍謊言欺騙,使得善良好人冤沉海底,終不能伸。即噶禮奏劾他所列之第七罪狀: “心更糊涂,濫收詞狀,拖累株連。”在張元龍,張令濤、牟欽元等人的案件中,張伯行就是這樣干的,對此,人民群眾看得清楚; 出于義憤,他們才寫了這“謳歌”張伯行的詩句。四句話,分兩組,兩兩對比,言詞雖短,卻力透紙背。從文字上和產生背景看,當是文人之作。
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賢德之君,內政武功均甚可稱道,德行修養亦屬甚佳。然而在對待張伯行其人方面,卻是走了一著 “漏棋”,雖然不如乾隆之寵信和珅的后果那樣嚴重,但卻開了清帝寵信權臣的先河。
上一篇:《秦漢民歌·江南》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宋代民歌·江右旅邸題壁》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