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張籍
韓 愈①
李杜文章在②,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③,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④,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⑤,舉頸遙相望。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⑥。想當(dāng)施手時,巨刃磨天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⑦。唯此兩夫子⑧,家居率荒涼。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⑨。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⑩。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顧語地上友,經(jīng)營無太忙。
乞君飛霞珮,與我高頡頏。
【注釋】
①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自稱郡望昌黎,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幼喪父,兄韓會撫養(yǎng)之。舉試多不利。直到二十九歲才在董晉幕府中得到了一個觀察推官的微小官職。元和十二年(817),韓愈五十歲時,因參與平定淮西之役表現(xiàn)出處理軍國大事的才能,遷為吏部侍郎,進(jìn)入朝廷上層統(tǒng)治集團(tuán)。兩年后因上表諫迎佛骨而觸怒憲宗,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貶為潮州(今屬廣東)刺史。在潮州八個月,宦官殺憲宗,立穆宗,韓愈被召回朝,后歷官國子監(jiān)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長慶四年(824)病逝于長安,終年五十七歲。有《昌黎先生集》。今人整理注釋的韓集有馬通伯《韓昌黎文集校注》、錢仲聯(lián)《韓昌黎詩系年集釋》、童第德《韓集校銓》等。
②文章:此指詩篇。
③群兒:指謗傷李杜的人。前人認(rèn)為主要是指元稹、白居易等(后詳)。
④蚍蜉:蟻類,常在松樹根部營巢。
⑤伊:發(fā)語詞。
⑥“徒觀”二句:比喻“李杜文章”如同大禹治水疏通江河,后人雖能看到其成就,卻無法目睹當(dāng)時鬼斧神工的開辟情景了。
⑦“想當(dāng)”四句:想象禹治水時劈山鑿石、聲震天宇的情景。劃:劈開。雷硠:山崩之聲。
⑧“唯此”以下十二句:說天帝想要好詩歌,就派李、杜到人間受苦,還故意折斷他們的羽毛,剝奪他們的自由,讓他們經(jīng)受挫折、坎坷、磨難,從而創(chuàng)作出精金美玉般的絕代詩篇,然后派天神取走。現(xiàn)在遺留在人世的只不過是“太山一毫芒”而已,尚且如此高不可及。金薤:書。古有薤葉書。又有薤葉形的金片,俗語稱金葉子。琳瑯:美玉石。此以金玉喻“李杜文章”,并言李杜詩篇播于金石。六丁、雷電:皆傳說之天神。
⑨八荒:古人以為九州在四海之內(nèi),而四海又在八荒之內(nèi)。
⑩“精誠”二句:言忽然悟得“李杜文章”之妙。猶今言靈感忽至。
“刺手”四句:比喻李、杜詩的創(chuàng)作境界。汗漫:廣漠無邊之處。織女:謂織女星。襄:謂星宿所舍,即星次。此句夸言神游物外,連織女星的車駕都不乘坐了。意謂超越了織女星運行的范圍。
地上友:指張籍。經(jīng)營:此謂構(gòu)思。
乞:此謂送給。頡頏:上下飛翔。上飛曰頡,下飛曰頏。
【詩本事】
此詩作于元和十年(815),是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推尊李、杜的力作。李白和杜甫的詩歌成就,在中唐時期不被重視。韓愈的《調(diào)張籍》熱情地贊美李白和杜甫的詩文,表現(xiàn)出高度傾慕之情。
【賞評】
這首《調(diào)張籍》最能代表韓愈詩作的特點。詩人以其雄健的筆力、凌厲的氣勢驅(qū)使宇宙萬象進(jìn)入詩中,表現(xiàn)了宏闊奇?zhèn)サ乃囆g(shù)境界。
本詩可分為三段。前六句為第一段。作者對李、杜詩文作出了極高的評價,并譏斥“群兒”謗傷前輩是多么無知可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二句已成為對這兩位偉大詩人的千古定評了。中間二十二句為第二段。力寫對李、杜的欽仰,贊美他們詩歌的高度成就。其中“伊我”十句,作者感嘆生于李、杜之后,只好在夢中瞻仰他們的風(fēng)采,特別是讀到李、杜光彩四溢的詩篇時,便不禁追想起他們興酣落筆的情景:就像大禹治水那樣揮動著摩天巨斧,山崖峭壁一下子被劈開,被堙遏的洪水便傾瀉出來,天地間回蕩著山崩地裂的巨響。“唯此”六句,感嘆李、杜生前不遇。天帝要使詩人永不停止歌唱,便故意給予他們沉浮不定的命運。好比被剪了羽毛、囚禁在籠中的鳥兒,痛苦地看著外邊百鳥自由自在的飛翔。“平生”六句,作者惋惜李、杜的詩文多已散佚。他們畢生寫了千萬篇金玉般優(yōu)美的詩歌,但多被仙官派遣神兵收取,流傳人間的只不過如泰山的毫末之微而已。末十二句為第三段。“我愿”八句,寫自己努力去追隨李、杜。詩人希望能生出兩翅,在天地中追尋李、杜詩歌的精神。他終于能與前輩詩人精誠感通,于是千奇百怪的詩境便進(jìn)入心里:反手拔出大海中長鯨的利齒,高舉大瓢,暢飲天宮中的仙酒,忽然騰身而起,遨游于廣袤無窮的天宇中,自由自在,發(fā)天籟之音,甚至連織女所制的天衣也不屑去穿了。最后四句點題。詩人懇切地勸導(dǎo)老朋友張籍:不要老是鉆在書堆中尋章摘句,忙碌經(jīng)營,還是和我一起向李、杜學(xué)習(xí),在詩歌的廣闊天地中高高飛翔吧。
韓愈的這首詩筆勢波瀾壯闊,恣肆縱橫,想象奇幻,境界瑰麗。既有游仙詩的風(fēng)格,卻也直接議論,以議論為詩,如“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等設(shè)喻貼切,形象生動,說理透徹。
【詩評選輯】
①清·朱彝尊《批韓詩》曰:議論詩,又別是一調(diào),以蒼老勝,他人無此膽。
②清·趙翼《甌北詩話》云:詩家好作奇句警語,必千錘百煉而后能成。如……昌黎之“巨刃磨天揚”、“乾坤擺雷硠”等句,實足驚心動魄,然全力搏兔之狀人皆見之。
③清·施補華《峴傭說詩》:奇杰之語,戛戛獨造。韓愈《薦士》評孟郊詩云: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
④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引吳闿生語:雄奇?zhèn)グ叮嘤泄庋嫒f丈之觀。
上一篇:《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謁山》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