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都刺
綠樹陰藏野寺,白云影落溪船。
遮卻青山一半,只疑僧舍茶煙。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初集·天錫雁門集》。
薩都刺(1308—?),元代詩人,字天錫,別號直齋,本為答失蠻氏,祖父鎮守云代,遂為雁門人。泰定丁卯(1327)年進士及第,歷仕應奉翰林文字、閩海廉訪使知事、河北廉訪使經歷。工詩,歌行、近體俊逸清新,宮詞清新綺麗,有《雁門集》。
很少有人寫六言絕句,宋代洪邁編集《萬首唐人絕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輯得六言絕句五十首,可見唐代詩人很少運用這種體式。后代亦然。
薩都刺這首題畫詩采用了六言絕這種體式,思妙語工,詩風清新俊爽,是六言絕句中難得的好作品。詩用寫景對起的方式,描寫畫面景物,句式打破六言絕“四、二”、“二、四”的節奏規律,采用“三、三”句式,“綠樹陰”對“白云影”,“藏”對“落”,“野寺”對“溪船”,對屬工整巧妙。野寺藏在綠色樹陰里,白云的影子落到溪水中和溪中船上,寫景一靜一動,一藏一露,曲盡畫幅之幽美。第三句承上句“白云”,寫云霧在山中浮動,遮住一半青山,青山時隱時現。這句詩的意境,與宋人章甫的《題兩畫軸》:“綠樹無多雨過,青山一半云遮”相仿佛,或許薩都刺讀過章甫的題畫詩,檃括他的詩意。結句繞回到首句“藏野寺”上,首尾呼應,是說山里飄浮的白云,可能是從野寺僧舍里飄出來煮茶的煙。詩的后半首,富有動態感,準確寫出畫幅云霧繚繞、移動的態勢及其美感。
上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