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儒
初夏雨新晴,濃陰沒石齒①,
空巖雪瀑飛,中有巢居子②。
【注釋】
①石齒:巖石的棱角。②巢居子:原始人無居室,棲宿樹上,稱為“巢居”,這兒指隱居不仕者。
【評說】
本詩選自陳繼儒《眉公詩抄》卷六,亦見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八。
畫中描繪的是一幅夏日風光,作者抓住了初夏的季節特征,表現出“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的意境。題詩起句似乎平平,無甚奇處,夏雨新晴,天空明凈,濃密的樹陰掩翳了山巖。如果細細品味“濃陰”二字,狀寫初夏時節,雨水浸潤后迅速成長的枝干,繁密茂盛,呈現出幽深之境界。“空巖雪瀑飛”,則又從動態中刻畫出林壑之幽靜。崖口懸著一道瀑流,如飛簾掛在碧峰間,飛動中激起的水花噴濺在峭壁上,與濃陰交映,頓時感受到夏日中的一絲涼意,這豈非李太白筆下那“噴壁灑素雪,空蒙生晝寒”(《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的情狀嗎?值逢夏日,涼風寒意忽至窗下,使得棄絕塵囂的巢居者也不覺愜意萬分,探出身來盡情享受這一份幽雅靜謐。
整首題詩純用白描,“夏雨新晴”、綠樹濃陰、飛瀑流水,構成了一幅情調清和的夏日風景畫,更讓人領略到悠閑自在的隱者形象。
上一篇:《題風號大樹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飛鳥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