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素練風霜起①,蒼鷹畫作殊。
身思狡兔②,側目似愁胡③。
絳鏇光堪摘④,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⑤。
【注釋】
①素練:雪白的絹。 ②:同“聳”,身,聳立起身子。 ③愁胡:定睛凝思的猢猻,語出孫楚《鷹賦》:“深目蛾眉,狀如愁胡”。④絳鏇:系鷹用的絲繩和金屬圓軸。⑤平蕪:平原。
【評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二二四。
杜甫(712—770),唐代大詩人,字子美,河南鞏縣(今屬河南)人。天寶初,應進士試不第,困居長安。后因獻三大禮賦,受玄宗賞識,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安史亂起,謁肅宗於鳳翔,拜左拾遺。不久,他棄官入川至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劍南節度使嚴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他的詩,深刻、廣闊地反映了社會現實,因而有“詩史”之譽。杜甫工書法,對書法、繪畫有精深的鑒賞力。有《杜工部集》。
本詩首聯就題寫,寫盡題面意,詩人運用倒卷手法,以驚疑之勢發其端。頷、頸聯緊承“畫作殊”,正面描繪畫鷹栩栩如生的形貌,靈動的神態,如同真鷹一般。王嗣奭說:“中兩聯,皆是畫作殊”(《杜臆》),極是。尾聯,詩人發出“擊凡鳥”的藝術意想,寄寓自己的乘風奮飛的志向和嫉惡如仇的襟懷。這首題畫詩,先以真鷹擬寫畫鷹,又從畫鷹見真鷹,句句寫鷹,處處不離畫,在工整嚴謹的格律中,詩筆靈活飛動,詠鷹抒懷,托物寓意,不粘不滯,寄寓深遠。王西樵評此詩:“命意精警,句句不脫畫字”(翁方綱《石洲詩話》卷六引),確是極中肯綮的品評。
上一篇:《畫馬二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畫鷹》題畫詩賞析